而且剛剛到的情報,楚國和趙國好不容易湊出的一批糧食,又被劫掠干凈了,如今諸國的糧庫已經干凈的耗子進去都要哭著出來,已經沒有能力再為前線大規模的提供軍糧了。
所以,今天的軍議所有的將領都明白,這恐怕是聯軍的最后一次軍議,軍議之后就該各回各家了,秦軍不費一兵一卒,便已經逼得他們五十萬聯軍自行解散。
面對這一場景,聯軍的首席謀士范增也是一臉的無奈,若是秦軍只是一位將領在前線統率大軍,他有無數種方式挑撥離間他和中央的關系。
然而如今的秦軍卻是三世皇帝子嬰親自御駕親征,這就讓范增的一些計謀沒有了用武之地。
范增曾經也想過去有樣學樣去劫掠秦軍的糧道,然而秦軍糧秣卻是出函谷關后經過太行古道直接運到前線的,不說沒有合適的人選和像大野澤這樣的據點,不論是函谷關還是太行古道都沒辦法劫掠。
函谷關人少了根本打不下來,太行古道除非從秦軍占據的出口進入,若不然萬八千人進了太行山,能不能找到路出來出來都是個問題,更不用說摸到太行古道的位置了。
“上將軍,我燕國國小民貧,如今更是因為饑荒盜匪叢生,君王嚴旨令我軍速速回返,還望上將軍應允。”
最先按捺不住的燕國的統帥樂孟,如今燕國的形式可以說是已經危若累卵,因為饑荒國內可以說是烽火四起,頗有前兩年各地紛紛揭竿而起反抗秦國之時的場景。
如今的燕國迫切的需要大軍回去穩定局面。
有了帶頭的,其余諸國的統帥們便紛紛開了口,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能夠率軍回返自己的國家。
面對這一場景,哪怕就是項羽也無力挽留,因為他也是清楚的知道,若是留下來,那么等待聯軍的定然是分崩離析的結局。
事實上,不止韓趙魏燕,他所在的楚國也是日日的催促自己盡快回返。
軍糧短缺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楚國所面臨的局面比之幾國更加嚴峻。
不但軍糧時不時的被彭越劫掠,在楚國的西方秦軍兵出南陽郡一直在不斷地進攻楚國西部。
這還不算,原本安安穩穩待在山林里的東越在前些日子也是突然間聲稱依然歸屬大秦,而后出兵北上,攻打會稽郡。
如今的楚國才是內憂外困最為嚴重的一個,哪怕是其余諸國不提這件事,他楚軍也得走了。
若是江東和楚國腹地都被秦軍占領了,他這只軍隊就真的成了孤軍了一只了。
“諸君既然心系故國,那我楚國也不好強人所難,不過吾有一議,軍中所余之糧必須給我楚軍留下一半!”聽著諸國的統帥紛紛表達了自己想要離開的想法,范增代表項羽說出了楚國的態度。
范增這一句說完,軍帳中立時開始議論紛紛,雖然諸將不敢明面上反對楚國,然而如今糧食緊缺的情況下,楚國一下子就要留下如今一半的糧食剩余,自然也是引起了諸國的不滿。
接下來的日子,韓信便以五官中郎將的身份一直待在了子嬰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