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韓信這孩子是軍事上的天才,但是政治上的蠢材,而且是無可救藥的那種。
“還不趕緊向李將軍賠罪,你聽不出李將軍是在提點與你嗎。”子嬰沖著韓信說道。
“韓信年少,說話口無忌憚,李將軍莫要怪罪。”吩咐完了韓信子嬰繼續向著李信說道。
子嬰發了話,韓信自然沒有不聽的道理。
“李將軍,韓信輕狂,還望莫要見怪。”韓信沖著李信施了一禮,恭敬地說道。
對此李信坦而受之。
“還好皇帝陛下沒有相信韓信這小子的鬼話。”李信暗暗想到,要知道當年自己提出二十萬攻楚的計劃之時,當年還是長安君的子嬰可是強烈反對的。
皇帝用兵一向穩妥。
然而子嬰接下來一句話卻讓李信有些懷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出了問題。
“那孤便與你三萬精兵,若是不能破趙就休要怪朕不顧情面了。”
子嬰竟然真的要讓那狂妄的小子率領三萬秦軍去攻伐有著二十萬大軍的趙國!
“信愿立軍令狀,不破趙國提頭來見!”韓信沖著子嬰發誓到。
這個世界一定是瘋了!聽到子嬰最終的決斷,大殿中的諸位將領如是想到。
然而子嬰金口玉言一說,哪怕他們有再多的意見也不敢再提,再說就是冒犯帝王了。
其實子嬰之所以答應韓信看似輕狂的要求,并不是腦子昏了。
因為若是子嬰沒有記錯的話,歷史上韓信便是以劉邦給他留下的不足三萬的殘軍,戰勝了趙國二十萬軍隊,攻取了趙國。
既然這一世韓信依然有信心能夠以三萬破之,子嬰又何妨相信他一次。
而且韓信在這一次的戰爭中取得戰績越大,子嬰下一步的計劃也越容易實施。
……
定下了下一步的規劃,秦軍這個戰爭機器便開始按照既定的規劃開始告訴運行了起來,三路秦軍在同一天向著不同的方向開拔而去。
余下的十幾萬秦軍,子嬰先是派了五萬秦軍去往九原,歸屬蒙恬麾下防御匈奴。
對于匈奴,子嬰一直沒敢放松警惕,因為當年自己一番殺戮和北地軍團一直鎮守的原因,九原等郡并沒有像歷史上一樣被匈奴所重新攻占。
然而子嬰對北方這頭餓狼確實一直不敢掉以輕心。
因為子嬰當年的禍害,匈奴人對秦人也是相當的警惕,哪怕是對于一些向草原販賣鹽巴等必須品的商賈也是小心防備,這也讓大秦在草原構筑的情報網很難再傳回有用的信息。
重回咸陽之后,子嬰向草原派出了大量的探子,然而卻一直沒能得到比較有用的情報,包括子嬰最為關注的,那個傻姑娘蘭書柳的近況。
余下的軍隊子嬰在留下了五萬人作為三路大軍的支援之外,另外的便根據他們自己的意愿,讓他們回到了關中或者南越的家中。
“有何不敢!”面對子嬰的詢問韓信自信的回道:“定不負君王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