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今的大秦和楚國根本不在一個體量上,子嬰也不像劉邦那樣需要依靠北地的諸侯們相助才能夠與項羽對抗。
可以說不用除去范增便已經玩的楚國疲于奔命。
倒不是說沒有辦法,只是子嬰覺得有離間范增和項羽的功夫,說不定已經把項羽解決了。
所以此時的項羽對范增還是較為敬重的。
項羽取過范增的密信,展開一看眉頭便皺了起來。
“亞父莫不是老糊涂了!”項羽心中暗想道。
因為范增竟然在密信中勸項羽放棄齊地,甚至放棄舍江東外的所有楚地,集中全部力量,據守江東!
這等于把楚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全部白白交給了秦軍。
不打一場便把自己叔侄辛辛苦苦打下的土地拱手讓給秦軍,心高氣傲的項羽怎么可能會受得了這個氣!
將范增的密信隨手放到了一邊,項羽便對著一張簡要的地圖開始計劃對秦軍的作戰計劃。
饒是分給英布五萬楚軍之后,項羽的麾下的楚軍將士依然有十多萬,而根據軍報攻打楚國的秦軍加起來也不過二十萬出頭。
再項羽看來,十幾萬楚軍的戰斗力是絕對勝過二十萬秦軍的,楚軍的戰斗力當年巨鹿一戰面對秦軍時項羽便已經驗證過了。
只是項羽沒有理解清楚,雖然都是秦軍,當年章邯麾下的那支由刑徒組成的秦軍可不是如今的秦軍!
當年章邯麾下的那支滅火隊,大多數已經在免除了所有的罪責之后,帶著從軍數年所獲得帶賞賜和爵位榮歸故里,如今攻打楚地的秦軍除了東越軍和彭越的麾下外,大多數是子嬰從南越帶出來的武裝到了牙齒的老秦軍。
范增之所以給項羽除了這么一條斷尾求生的計策,也是無奈中的選擇,因為此時的秦軍已經不是楚軍可以抗衡的了。
根據范增的到的消息,九江郡秦楚之間的戰事目前進展的極為詭異,秦軍幾乎是以一日一城的速度攻占九江,而自己發去九江的命令也往往石沉大海。
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是范增相信恐怕楚國鎮守九江的大司馬周殷已經暗地里投降了秦軍。
失去了九江郡就不是齊地楚軍會被秦軍分割的問題了,恐怕是整個淮河以北都有可能被秦軍沿河割成兩塊。
楚軍雖然依然有十余萬,然而江北彭城一帶卻是一片平原,根本無險可守,被秦軍耗死是遲早的事。
雖然秦軍看上去比楚軍多不了多少,然而可不要忘記秦軍占據著如今絕大多數的土地和人口,這二十萬打沒了秦軍轉眼便可以重新調集二十萬甚至四十萬的大軍。
然而楚軍這十幾萬大軍打沒了,在江北這個地方可是沒有多少補充的空間。
而若是收縮兵力退守江東,不但可以依托淮水之險與秦軍對峙,而且在項氏的老巢不論是民心還是補充兵員都要容易一些。
只有如此才能夠借地利與人和與秦軍抗衡!
如果依然把兵力分散在漫長的國土上,哪怕秦軍一點點的耗也能耗死楚軍,之前楚軍四處救援不可謂不辛苦,可是秦軍卻沒走多少路。
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項羽本人的魅力,楚軍能夠奔襲千里依然保持一定的戰力,可楚軍終究是血肉之軀,若是數千里乃至萬里轉移,恐怕依然能夠作戰的人就剩不下多少了,到時候秦軍只需要一支偏師就可以戰勝楚軍。
然而若是讓高傲的項羽作出如此示弱的舉動又談何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