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國都平壤城。
寒冬時分的朝鮮半島雖然寒風凜冽,然而在朝鮮王衛滿的王宮中,此刻卻是另一幅景象。
巨大的殿門將寒風全部遮擋在了外面,在一些門縫窗縫的縫隙處更有一張張縫制的獸皮門簾覆蓋遮擋。
略顯破敗的大殿內,一場規模宏大的飲宴正在火熱的進行中。
高高坐于大殿首位的自然如今的朝鮮王衛滿,在衛滿的右手邊是朝鮮國的國相衛里,而他的左手便則并非朝鮮的大臣而是一名身著明顯與殿上眾臣都有些不同的老者。
只見這老者在殿中火光的熏烤下已經脫下了自己華貴的裘衣,在他的左右兩側一邊一個容貌俏麗的朝鮮女婢正一人一口的向他的口中喂著美味。
殿中炭火燒的堪比春日,兩名女婢身上的輕薄的衣裙甚至擋不住乍露的春光。
這老者正是遵從子嬰的命令來到了朝鮮的充當散財童子徐成。
徐成來到了平壤城之后,直接大手一揮用糧食在平壤城的四角換了四個店鋪,而后便開始敗家這一偉大的事業。
朝鮮的商業依然處于極為原始的狀態,以物易物仍然是這個過度的主流,這也給徐成完成子嬰的囑托提供了方便。
在城內的糧店一張狼皮只能換一石糧食?在徐氏糧店一張狼皮可以換三石!
一根上了年份的老山參在往日也許只能夠換回一家人一日的伙食,然而在徐氏糧店這里卻可以換回一周的口糧。
而且徐氏糧店胃口雜的很,不說什么都收也差不多。
徐氏糧店的“慷慨”終于在城外的破落戶的樸狗子跑了幾天去茂山挖了一車石頭去換了大量的吃食后爆發了。
平壤周邊的所有人都知道,城里來了一伙人傻糧多秦人,拿著石頭都能夠去他那里換糧食。
在這個是時代富有的貴族階級自然是少數,更多的是吃不上飯的赤貧階級,更何況去年燕國那邊鬧饑荒與燕國相鄰的朝鮮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
然而作為戰國時燕國遺民的衛滿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主動招惹大秦,只能夠是動員國民開展苦難的行軍——自己挨著。
而這時候徐成的到來,給苦難深重的朝鮮民眾打了一扇新的大門。
吃不飽飯的朝鮮民眾甚至顧不上大雪封山,便紛紛沖進了山中打獵野獸、挖野山參去徐氏糧店哪里換糧食。
哪怕沒什么收貨也沒關系,去茂山挖點那種黑褐堅硬的石頭雖然比不上毛皮山參也能給一家人換取足夠的吃食。(朝鮮茂山鐵礦是世界性的露天礦山,多是磁鐵礦,黑色為主)
這么一個傻大戶到了平壤,作為朝鮮王的衛滿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第一時間便召見了徐成覲見,而徐成也是十分看事,第一次去朝鮮王宮便派人抬了整整十箱的綾羅綢緞珍寶古玩作為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