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記在心里,正準備催促媳婦兒去睡覺的時候,就聽院子外在喊,說是落水了。
幾人趕緊披了外套,跟著去瞧瞧。
葉淑兒和薛知安也跟著去。
這出事的地方啊,是水井下游。
里正是好話歹話都說盡了,居然還有人貪那些大魚,偷偷下井去抓,結果半個時辰都沒出來,等看到人的時候,已經飄到下游河道了。
人都泡發白僵硬了,而且裸露在水面上的身體,都結了凝霜,男子的家人們圍在水邊,哭成了淚人。
但這又有什么辦法?
里正唉聲嘆氣:“這一次你們都看到了,井太危險,即刻起封井,不到萬不得已,不得挪開!”
他帶頭叫人抬了兩塊石板,把井口全堵住,接著又壓上了百斤重的大石頭,里正才放心的叫人散去。
對于死了人的人家,不聽勸,里正安撫了幾句,別的也做不了了。
薛家人回到家,一個個埋著頭,一個字也不發。
葉淑兒夢到的成真了,只不過換了一個人。她心頭有些不好受。回到屋子里,沒等薛知安捂暖被子,她就鉆了進去,蜷縮成一團。
薛知安很快脫了外套,進被子里把人抱著供暖。
接下來幾天,葉淑兒都沒有出門,一直在專心畫喜服樣子。
倒是薛知安,出門頻繁了一些,葉淑兒問的時候,張氏滿臉的欣慰。
“淑兒啊,知安聽你的話,好好讀書去了,這幾日纏著村里的老夫子教他讀書呢。”
自從知安失憶后,就對書沒有那么濃烈的興趣了,這會兒這么用心,張氏再次看到了希望。
葉淑兒沒想到薛知安這么快就把話聽進去了,便拿著傘,去村尾接人。
臨走前張氏割了半條肉,叫她給夫子。
村里的老夫子已經年過花甲,據說是從京城還鄉回來的,村里人活著都難,更別提交錢讀書了,久而久之,老夫子也不再教書育人,過著清貧的日子,閑暇時只當是興趣,跟村里的小孩們念叨念叨。
以前薛知安就愛往他跟前湊,老夫子講的繪聲繪色,薛知安聽的很入迷,接著來了幾天,老夫子講課時,精神了不少,剛放下戒尺,便看到了一個小姑娘,他慈眉善目,微微一笑,露出了缺了一半的牙口:“你是知安的媳婦兒吧?長得好生漂亮,以后啊,定是個漂亮的小娘子。”
葉淑兒的臉色緋紅,這還是第一次有人這么夸自己,對夫子的好感一下子升高,她把肉遞了過去:“謝夫子教導我夫君。”
“是我要謝知安,能來陪我個老頭子,天色不早了,你們快些回去吧。”老夫子轉身回去。
就兩間屋子,葉淑兒清晰的看到屋內只有夫子一人,他的家人呢?
“媳婦兒,我今天學了可多了,背給你聽啊。”
一路上,葉淑兒靜靜聽著,不時夸贊幾句,等著薛知安背完了,她才問及老夫子的事。
薛知安也是不太清楚:“我只知道老夫子沒有家人,以前逃荒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夫子,夫子將畢生所學教給了老夫子,老夫子繼承衣缽,就開設學堂,后來不知道怎么的,就回來了。”
“知安,夫子是不是十里八鄉最有學識的人?”
葉淑兒忽然問了句牛頭不對馬嘴的話。
薛知安更奇怪,但遵從本心的點點頭。
“那就行。”葉淑兒心中有了成算。
次日一大早,一家老小一起出發了。
家里的農活下大雪干不了,加上這一次去買的東西多,就把人全帶上了。
薛知安和葉淑兒又制了竹筏,小寶和大丫玩得最開心,一路上尖叫聲不斷,東西也都放在竹筏上,一家人能輕松不少。
“啊!死,死人!”大丫忽然發出驚呼,跳下了竹筏跑到了宋氏身上,小手顫抖著指著雪地里。
李玉梅趕緊抱住小寶。
葉淑兒和薛知安,薛老大薛老二上前查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