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家里就張羅起來了,薛老二去砍了竹子來,薛老大負責劈成竹條,一點一點的編織,兩個時辰后,編好了兩對。
宋氏拿來紅色薄紙,用米熬成了米糊后,用竹刷子刷在燈籠外面。
李玉梅和葉淑兒負責把紙小心的糊上去,這紙薄,得慢慢的貼緊,放在風口上等著風干。
薛知安拿著筆墨,在紅紙上寫對聯。
這太陽已經日上三竿,老夫子剛準備打開院門,又合了上去,轉頭回到院子中,看著冷冷清清的屋子,又心生厭煩,轉身折出了屋子,走到院門又打開。
如此反復了幾次,他頹然的坐在院中石桌處,老臉微微泛紅。
想他活了大半輩子,如今居然為蹭一頓飯而覺得糾結了,他怕打擾了人家闔家團圓,不去又覺得自己一人孤單,想了半晌,他進了屋中,出來時手上又多了幾件禮,兩手快拿不下了,這才滿意的去薛家。
剛推開門,一家人都目光都看了過來。
張氏注意到那些禮物,嘖了一聲,不滿道:“夫子教我家知安,感恩還不來及,叫您來吃飯是給我們臉面,怎么還拿這么多禮來?”
“夫子,請。”薛知安放下筆,上前作揖。
“夫子。”其余人打了聲招呼。
老夫子的尷尬散去,把一個東西遞給了張氏:“新年快樂,辛苦了。”
張氏手懸半空,把禮擋了回去:“不不不,哪用夫子破費。”
“你們不收,我也不好意思進門了。”老夫子是真心的,腳步都往后挪了。
張氏見狀,只好收下。
老夫子寬心了,又拿著幾件東西去贈給其他人:“老大老二,這是靴子,穿著干活暖和不悶腳,我瞧咱們的腳差不多,你們試試看,不合適我再拿其他的。”
黑色的靴子一看就比二人腳上的布鞋好多了。
薛老大薛老二半鞠躬感謝,雙手接過后,開始試試。
老夫子又給宋氏和李玉梅,薛明珠各自拿了一卷布料,瞧著質量也非粗棉布可比:“給你們自己做身衣裳。”接著又拿出白花花的銀子,竟給兩個孩子一人一兩。
“這太貴重了。”宋氏忙推脫。
李玉梅也覺得不好意思了,把小寶手上拿著的銀子推給老夫子。
“我給孩子們的心意,又不是給你們的。”老夫子又把銀子遞給了孩子。
家里人沒看出來,葉淑兒卻知道,每個人手上的禮物,都不止一兩銀子。
推辭了幾次,大家紛紛收了禮。
到葉淑兒的,是一疊宣紙。
在這窮鄉僻壤的,沒人用的上宣紙,不是因為買不起,而是壓根沒人賣,這紙難制作,故也只有大富大貴的人家常年有。
葉淑兒用來繪畫自也是比用粗紙要好得多得多。
“多謝夫子。”
薛知安眼巴巴的,就他沒有了,雙目希冀的看著夫子,他攤開雙手:“我的呢?”
他與夫子親近得多,自也不會像其他人一樣,還客氣客氣。
老夫子搖了搖頭,滿是無奈的遞過去一個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