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刻鐘前,掾史帶著中匠師鄭經過來,呈上畫好的“噴藥柜”圖解木牘,此器械將用于農藥噴灑,減少莊稼病蟲害。
桓縣令眼觀模具圖,腦中已經浮現實物模樣。他問“鄭匠師,這跟滅火水筒一個原理”
“是。”鄭經一一解釋模具圖“將豎筒改為固定式橫筒,加粗;四方柜貯存莽草、魚腥草所制的滅蟲藥水;橫筒連接貯水柜的入水柱,有四條,首大尾細;柜上設置一注水口,口有蓋;抽拉桿采用厚氈做密封;還有一處改動就是噴水口,改為蓮蓬式。”
桓縣令不是不通稼穡的官員,知道通過蓮蓬孔噴灑,比使用水瓢揚灑更利于植株均勻沾染滅蟲藥,大大節約用量。
掾史稟道“實物已經打制好,就在院中,大人是否看一下”
桓縣令知道他這樣說,一定是已經觀看、試過了。“好,此物利于農事,這就看”不親眼目睹,肯定不放心。
若是王葛在,看到院中平板車上的長方體噴藥柜,一定得給鄭匠師豎大拇指人才啊
這不是前世武經總要里記錄的猛火油柜嗎只不過在宋朝時,柜整體為銅制,貯存的是火油,通過橫筒抽、推,再經點火裝置,形成的是殺傷力巨大的炙焰火龍,以此燒傷敵軍。
隨掾史下令,兩吏扶穩柜、車,一吏抽橫筒的活塞桿,再盡力推回。
霎那間橫筒前端的蓮蓬噴頭,噴出毛毛細雨般的水線,直飛兩丈外
此吏再重抽藥水,這回放緩一些推活塞桿,水線從最近的一丈到三丈遠全部噴到了
陽光大好,淅淅瀝瀝飛揚的水霧被照出來半弧彩虹。
桓縣令神采亦飛揚,大道三聲“好”
“辛苦鄭匠師了。我這就修書,在桓氏族中擇選一名木匠大匠師做你的舉薦者。”
鄭經大喜他卡在中匠師等級七年之久,技藝已經積累的足夠了。但是參加大匠師評定,必須由籍貫地的縣三老、與同種匠技的大匠師共同舉薦,才有資格。
縣三老是朝廷官員,巴不得多多舉薦本地匠人,但大匠師難尋啊朝廷規定,一名大匠師,終生只能舉薦三次,豈會輕易把任何一次機會留給外人
賈舍村的崎嶇小道上,斜陽余暉,農戶返家。姚氏想起前些日子孫氏托自己的事,就問“阿姑,阿葛轉過年來就十一了,是不是該準備相看了”
賈嫗“轉過年離年還有一半,你急什么”
“咋是我急呢”她嘀咕句“婦又不是外人”后,見君姑沒再數落她,繼續道“我是她叔母,萬一村鄰問起來,我好歹得知道君姑的意思,才能拒絕人家、或應下來安排相看。要是不管誰問婦,婦都推脫不知道,別人還以為我不管侄女呢。”
倒是這個道理。賈嫗說道“你疼阿葛,我高興的很。若真有人向你和阿賈打聽,你們就回她大父母想多留她兩年再說。”
多留兩年小賈氏立即道“女大可不中留”
“你當年跟二郎相看時多大”賈嫗板起臉。
“十、十四。”小賈氏偃旗息鼓,她相貌有些丑,當年偏偏只中意村里最俊俏的王戶二郎,這才耽誤了相看。
姚氏有求于孫氏,自以為有心眼兒的旁敲側擊問“其實,是我看阿葛常跟張菜一起玩,還以為”
“有人說閑話了”
“沒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