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橫木捆縛豎樁的麻繩,都在被人一處處摸索,王葛沒必要摸第二遍了。
兩個大石槽前也蹲著個人在尋找,此人抬頭,王葛沖他笑笑,是沉大頭。
好吧,離開此處。她上了北游廊,低下腰背,右手在右側欄桿底下一路擦拂快行。
想多了,空空如也。
前面就是庖廚,氈障擋不住煙火氣息。
王葛以前從未想過來庖廚找運氣任務,可萬一這里有呢
進來后,她先環視一個來回。這里有固定的三眼灶,也有可移動的小陶灶。砍柴、烹飯的隸臣妾有十余人。
來吃早食的準匠師越來越少,一半的灶停用了。
卯正時刻才開飯,提前過來者除了她,還有三個匠吏。
柴堆肯定不用找,任務材料倘若藏到柴里,很容易被燒掉。
其余就是缸、甕、筐籮、水盆找到了
一個水盆里浮著個一尺長的木船。她拿起后,手在船底一摸,立刻“呼”一聲,放下大半的心。
微微傾斜木船,船底凋刻著任務內容改動,令其循水而行或減阻、或固穩,工具自備,完成任務,重歸此處。
這哪是運氣任務,這是送分任務。
此木船結構,跟她前世在國家博物館看到的東漢陶船差不多,船首有錨、船尾有舵室。一只舵桿固定在舵室,舵葉寬大,葉板底端跟船底端平齊。
減阻改造,只需要在舵葉板上打孔就行了,也就是“開孔舵”。
舵葉的作用是控制航向,開若干小孔后,再轉動舵,水流便能從小孔中穿梭,既減少阻力,又不影響航向的控制。
王葛隨身帶著刻刀,有前世記憶,她拿起船,找個不礙事的地方一坐,把船放在地上,她趴低,小心翼翼開始挖舵孔。
別看這么容易的小小改動,但是在舵的歷史上,無孔到有孔,太漫長了。直到11世紀左右,才出現了開孔舵。
不遠處的三個匠吏之一,就是放置此任務、并負責察驗者。此人姓邢,自王葛端起木船,他開始給另兩個匠吏講述自己出的題,還沒解說完呢,王葛就起身,把木船放回水盆了。
她朝邢匠吏等人走來,是他們管察驗嗎
這么短的時間,邢匠吏壓根沒考慮是王葛完成了任務。“何事”
莫非把木船弄壞了
“我完成任務了,找察驗匠吏。”
完成了邢匠吏的眼睛瞪大一圈。他疑惑拿起木船,第一眼就看到木船的舵板上開了十二個小孔。
王葛開始胡編,解釋這樣做的靈感“我是覺得”
“不必說了此任務過,把過所竹牌給我。”他不單是木匠師,還是船匠師。開若干水孔后有何利處,如此明顯還需要解釋嗎
這十二個小孔,不僅開在了舵上,還開在他周身,令他從腿往上,密密麻麻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不僅是激動更有知曉制船史將要迎接一次重大變革的敬畏而這種變革里,必會有此準匠師、也有他的姓名
偶然出的一道題,竟真的得到了解答。今早那聲鶴鳴,當真吉祥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