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匠師,是一百五十人。
也就是說,匠師大比的最后一項,是郡武比的第三考項。凡能抵抗匠師改造的利器,攻上假設的城墻(一處陡坡),并奪取匠師之旗的勇夫,才能進行最終的武比考項。
考場外,觀賽的百姓必須離開籬笆半丈距離,淘汰勇夫都不再嬉鬧了,自發維持秩序。
包括王葛在內的二十八名匠娘,全都涂了厚脂粉,瞧不準年紀。頭發用頭巾包裹,一半人的身高跟昨日苦荼描述的一致。
百姓瞧著這幕,竊竊私語。淘汰勇夫們稍微放心,他們猜不出來誰是昂匠娘,苦荼的同伙一定也猜不出。
今天的匠師比賽其實沒什么看頭,一百五十名考生由匠吏帶領進入器物棚,器物架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守城利器,當然全是按比例縮小的模器。除了滾木、叉竿、礌石、兩輪刀車、狼牙刺等器械外,還有輔助器物沙盤,以及大型的懸門(城門門閘)、投石機。
這一項考核里,給考生的材料很簡單:三片木牘,一把刻刀。
匠吏:“第四項考核的時長為兩天,每人、每天只能離開考核區兩次,每次不得超過一刻。超過次數、超過一刻,均視為主動結束此項考核。你等可明白?”
王葛隨眾人喊:“明白!”這是給考生留出的吃飯、如廁時間。
“把要改造的守城兵器圖、器械圖,用刻刀記錄在木牘上,無論改造多少種,考官最多擇三種。制器必然要消耗材料,材料類型,就是第二項考核時,‘沿途定位竹簡’上的獎勵。你們持一份材料,跟你們組隊的考生也各持一份。”
以王葛為例,她拿到了所有的“沿途定位竹簡”,獎勵有:木料,竹料,鐵料(鐵料珍貴,那個像躡手躡腳走路的小人一樣的字,是“斤”字,代表多少分量的鐵料),麻繩,絞盤,鐵鏈,泥沙,木匠工具。
“每份材料都有定數,所以制器畫圖時要注意,盡量不要使用你們沒有的獎勵材料,也不要過度消耗同一類型的材料。你等可明白?”
“明白!”意思是,和他們組隊的考生或許材料齊全,但對方也要使用,組隊后,未必愿意共用材料。
匠吏告誡完后,考生可以在器物棚區域自在行走。王葛剛才只大體觀看了一遍器械模子,現在仔細觀察的同時,竭力回想前世在博物館見識的一切跟戰爭有關的知識。
考場外,由于多了一百多勇夫,考生也都被器物棚阻擋,瞧熱鬧的百姓逐漸覺得無趣。
郡武比考場。
也是在辰初時刻,八百勇夫再次入山。他們得在第二座山頭里呆兩天,基本上每人都只兌換了一張肉餅,誰知道后續的考核項有多苛刻?得把口糧留到最后。
想法是對的,但他們仍低估了之后面臨的窘境苛刻程度,遠比他們想像的嚴重!
經過第一座山不必耽誤時間,桓真、王恬、庾羲三人結伴而行。庾羲問:“你們說,匠師考場今天能太平嗎?”
桓真:“先管好自己。”
“哼,我才不怕!會稽山能有啥猛獸?”
“郡兵能在第一座山里放馴養的禽,就能在第二座山里放餓了數天的虎。”
庾羲挽弓,嘴里“嗖”一下:“那我就遇虎殺虎,遇狼殺狼!”
桓真疑惑看向王恬,對方可是難得安靜啊。
王恬思索著道:“那些匪肯定是受人所雇行事,目的不可能是特意擾亂匠師考場。有沒有可能……他們的目標其實是我們?只要提前藏在山里,在我們分散的時候,以多打少,我們不就……”
桓真:“你也想到了。”
“桓阿兄也是這樣想的?”
庾羲驚恐:他們在說什么?
桓真:“我若是匪,現在還不是動手的時機。亡命之匪,集體出動,當然要制造最大的聲勢,才能令官署的威嚴受損,令民心不安。所以……”他抬頭,看著過路的桀驁獵鷹。“若是剛選出一百名準護軍,就被匪殺掉大半,那朝廷的臉就丟光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