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改造連枷
射中假虎的勇夫是孫戊。
真倒霉啊。草叢中,一大團枯草罩了半截虎皮,他太激動,既怕虎跑掉、又怕它掉頭襲擊、更怕坐騎受驚發瘋,所以箭射出去后,才后怕,因為一箭弄不死虎,他就完了,繼而覺出不對,虎怎么沒反應?
他下馬,小心翼翼靠近。
啊……氣煞人也!拔掉箭方知連虎皮都是假的,上的特殊染料,不僅沾染了箭,還抹了他滿手,吐唾沫搓都搓不掉。
這種壞主意,誰琢磨的?
此箭廢了,絕了作弊的可能。但箭本身不是廢的,扔掉太可惜,他把箭用枯草卷好,放回箭箙內。
孫戊把“虎皮”重新罩好,此舉并非自己被捉弄,也想讓別人遭殃。他才想明白,幸虧遇到的是假虎,如果是真的猛獸,他冒失的舉動下,現在肯定已經被虎反擊。
所以,留著它,吃這種教訓不虧。好讓他們知曉,勇夫之“勇”是英勇,非莽勇。
匠師考場。
一大樹后頭,死了個賣肉餅的老嫗。一姓馮的外地貨郎小解時發現的,貨郎嚇壞了,戰戰兢兢對幾名游徼和倆勇夫講明情況。
很快,倆勇夫一個回郡武比考場,得把這邊的情況告知武官。另個勇夫回到原處,向其余勇夫傳遞他看到的所有事情。
“那老嫗盤腿坐著,眼皮被草棍撐的老大,都撐的流血了。不得不說,殺她的人,膽真壯啊。”
“發現死人的馮貨郎有過所竹牌,是踱衣縣人,暫時被叫去游徼營地了,不過,此人應該是湊巧發現,叫他過去是為了保護他。為啥我敢篤定?那老嫗根本不是普通百姓,手有厚繭,不是練過刀就是練過棍。馮貨郎雙肩有傷,一瞅就是常年挑擔挑的,符合貨郎特征。”
“知道老嫗咋死的嗎?心口,被打癟了,應該就一擊。嚇人吧,咱們萬不可大意,考場這竟然藏著個這么厲害的高手,萬一是匪呢?”
“還有,那老嫗是賣肉餅的,肉餅有問題,反正游徼是這么說的,肉餅全收走了。”
淘汰勇夫們依次倆人、倆人交頭接耳時,王葛選中了第二件改造的守城兵器:連枷。
連枷由長柄、敲桿兩部分組成,最開始是打谷用的農具,農夫握長柄,揮短桿,將谷物脫粒。
此物的發展史很有意思,最開始叫“柫”、“連梃”,漢時期叫“連枷”或“耞”,再往后,在唐朝時定名為“鏈枷”。
連枷被當成武器用,是在西周時期。到了戰國時期,作為守城武器,以“連梃”之名被記載于《墨子備城門》。之后,連枷的兵器作用逐漸被淘汰,直到宋代,被改為鐵材料的“連枷棒”、“鏈枷錘”,專門用來破甲、破盾,重新回歸兵器行列,也用于守城。
即使前世王南行的時代,鏈枷錘也未被淘汰。
言歸正傳。
王葛想將連枷改造為后世的鏈枷錘,絕不可照搬。因為揮鏈枷錘就跟揮雙節棍似的,且錘部是帶刺的鐵球狀,沒練好就先把自己扎成馬蜂窩了。
那咋改呢?她得好好想想。
都亭。
獵鷹“云逐”完成任務了,暫時關于鷹室。王悅來到另間鷹室,打開門,鷹對光線與移動物敏感,頓時醒來,撲向王悅……的掌心。
它叫“疾風”,主人是這世間最厲害的兒郎,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