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字落下的時候,王云飛淺吸一口氣,嘴里發出一道清脆的嗓音:“魯子敬~~擺酒宴~~約請圣賢~~”
“嘿!!”
孩子剛是唱出第一句,侯耀聞轉頭看著石付寬就樂,太平歌詞是本門的唱,外人聽起來似乎并不是太難。
有音準外加練習看著都能來。
但里面有很多變化,拐來拐去你未必能唱的好,結果孩子一唱氣意外的穩,嗓子也清脆干凈,實屬難得,跟他師父簡直一模一樣。
不過因為還是孩子,他的音多多少少要嫩一點,不過不妨礙耳朵聽得舒服。
關鍵唱的時候,那股靈兒越發的好。
演員是要有靈氣,沒有這一點,你從十八歲演到八十歲都是缺少一點東西的。
可以簡單理解為天賦,但遠比天賦還要重要一點,因為是不是演員那塊料看的就是這。
“那膽大~~黃文~~把書來下~~”侯耀聞沒耽擱繼續接孩子的。
“下至在~~荊州的~~關羽的帳前~~”
“有關平~~接書~~關公看~~”
“那朗朗~~言辭~~寫在了上邊~~”
“上寫著~~”
……
一句一句來,爺孫倆人每人唱了有五六句之多,這個過程,郭得剛都不知道臉上要用什么表情來配合眼前這一幕的和諧。
先生帶著孩子唱,看著都好,更是傳承。
最后還是石付寬打住才讓他們停下來,不然非有唱完的勁頭,但《單刀會》不短,在這里唱完還不瘋了?
“怎么樣小石?當初我看了他一個單口,就覺得他能耐不止這樣,瞧瞧這嗓子,這師徒倆有意思,得剛教的好,太平歌詞唱的也好聽!”
侯耀聞一個勁的跟搭檔說話,石付寬無奈搖搖頭,他有一種恨不得把孩子帶回去家的感覺。
最后侯耀聞直接放出話來,“這樣吧得剛,一周后有一個演出到時候我帶著你們一起上去來一個,我怎么也得看看孩子正式的表演。”
郭得剛這時候終于能再開口,“我給孩子量一個?”
“不用!你還是跟遷兒說一個,孩子開場一個單口我喜歡他單口的感覺,說什么段子呢?我想象啊。”
侯耀聞陷入了沉默,最后一點頭,“說馬老爺子的《逗你玩》搬到那個舞臺去,孩子,這任務你接嗎?”
“接!!”王云飛壓根沒猶豫,他也沒猶豫的,德蕓最近缺演出。
而也就是這沒猶豫的一點似乎正好砸中了侯耀聞的性格,他最煩磨磨唧唧猶猶豫豫的了,畢竟性子算是比較急的一個人。
“沖孩子這一個字,得剛你這孩子我喜歡了,來,吃飯!!孩子你多吃一點!”
二話不說侯耀聞把魚頭一大堆肉夾給了孩子,王云飛趕緊接著,但是也納悶。
怎么回事?侯師爺不是說我來的?再且我吃得下嗎?好家伙,師爺這夾這么多……估計自己要吃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