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王云飛自己樂,“明朝別說問父親,問爺爺那他也不知道。反正開個玩笑,故事是明朝正德年間,說的是官場上的一件冤桉。
過去有這么一句話,即在宮門內,必定好修行。什么意思呢,衙門口、六扇門這些機構里面,他關系到老百姓生死二字。
衙門口里的人想干好事想積德易如反掌,如果您行行好,說不定留下的便是一條人命。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所以說人活在世,還是好心需要多一些,也不圖什么回報,但如果做了壞事。
咱們雖然不迷信,但您各位記住了凡事必有一個因果報應。”
“而今天咱們這主人公便是當官的,他不是想當壞官,從一上任就想當好官,清似水、明如鏡、不亞于紗罩萬盞的明燈,他愿意這樣。”
“但是!
”
王云飛陡然把話語口加的很重,為的便是把觀眾的精神頭拉過來,因為還有一些觀眾才來沒看自己,不看不要緊,但耽擱之后進入故事,所以得提醒,不然聽不明白。
“但是一步錯步步錯,最后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明朝正德年間,河間府肅寧縣。
縣衙里邊新上任的縣太爺叫朱季裘,四十歲的年紀,今天上任忙活完,到晚上散了,他自己在書房里邊攤開紙筆墨硯給家里寫信。”
“朱大人不錯從小念書,家里邊日子不好,沒多少錢哥們兄弟還多,十個,他行小,前面九個哥哥。九個哥哥省吃儉用供他一個人念書。
好不容易兩榜的弟子得中進士,在燕京城等官等了六年,窮得夠嗆。
當上知縣后很高興,攤開紙筆墨硯,研得了墨掭飽了筆,給自己哥哥們寫信……”
……
舞臺上王云飛一句一句介紹著故事的人物,評書要慢慢來,人物的故事以及背景都要說清楚,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故事。
但哪怕才剛開始,王瑤站在側幕是真望著弟弟聽進去了,弟弟坐在舞臺上看著下面觀眾講故事對她來說有一點意想不到的感覺。
因為說不出的氣派,一個人給一群人講故事的感覺肯定是厲害的,所以她能感受到。
雖然華聲天橋王云飛也給一群人說相聲,但今天位置很滿,氛圍也非常好。
不過就在這時候金聞聲倒讓一個伙計幫忙拿來了一個板凳,“你坐著看吧,一場書怎么也一個小時去了,站著聽到底不舒服。”
“好,謝謝!”
接過伙計遞過來的凳子,王瑤先坐了下來,然后目光繼續看著弟弟的側身。
坐下來后,金聞聲便開口,“孩子我問一個事情,你要是不想說也可以不用回答,主要是對你們的身世我這個土埋到眉毛的人比較好奇。”
“嗯?什么?”王瑤立刻轉過頭,臉上露出幾分恭敬的神情,以為是問父母去世的事情,但下一秒老爺子說的東西遠遠超出她的想象。
“你覺得你和你弟弟很像嗎?”
“嗯!我一直都這么告訴他,畢竟我們是姐弟嘛。”
“是親的嗎?”
王瑤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啊!肯定是親的!雖然我記不清小時候到時候發生了什么,但能隱隱約約回想起幾個片段,那就是我五六歲帶著弟弟玩的樣子。
不過他從小就是人小鬼大,跟其他孩子根本玩不到一塊兒。”
“那或許是我察覺錯了,可能云飛像母親多一點,你像你父親多一點吧。”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