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也認為是體制里的,顯然侯先生真沒打算在體制里面找。而且你看第一個孩子說的書,你就明白了為什么收吧。”
“也是,這么小年紀就能說好書,的確有點東西。”
“關鍵他本來不是說評書的而是說相聲。”此刻的大鵬尤其想把知道的東西都說出來,“而且侯先生最近說要收一個徒弟,你知道吧?”
“這個消息倒是少有,我只聽一個朋友提起過,說在燕京一次演出過程聽見的。”
“沒錯了,那就是剛才那個孩子的師父。”
“嘖,今兒是怎么著了,都讓我們碰見?”
一塊兒過來的這位當時無語,他跟大鵬是某個電臺節目里的搭檔,今天過來一起錄制和聽聽書。
得到這個消息后,不斷咂舌,想不通今天過來書館錄書,怎么還能這么巧碰到,所以納悶一聲。
“真的假的,我都懷疑你是在騙我。”
“騙你干什么?待會兒說完了書我們就去燕京那小劇場看看,一塊兒去?”
“行啊!”搭檔剛一答應,忽然想到什么,“不成,回去我還有自己的事情,只能下次。”
“好吧。反正知道有這么一個地方,我們也能更好的給聽眾提供一些曲藝素材。”
說完最后一句話,康大鵬望向此刻說書的先生,他對曲藝的熱愛比一般人多太多了,這也是為什么之后他遇見郭得剛他們,愿意平白無故幫忙錄制上電臺的原因。
的確是一群演員都賣力氣。
而且一個相聲接著一個相聲的好玩。
就這樣,大鵬今天就先打算好好的聽一會兒書了,不過由于剛才有事情去了,他是半路回來。
想要進入第二位先生的書著實有點困難,但輪到金聞聲先生的時候就可以了,因為是從頭聽到尾的。
不過說的話一直是天精話,這也是為什么金聞聲不太想上電臺的原因之一。
不是不會說普通話,而是做不來為了傳播強硬自己用普通話說,天精話說書對他來說才叫倍兒親切,畢竟他住在這里很多年了。
說到最后。
書館三個小時的演出沒了。
觀眾們陸陸續續散場,等到晚上的時候再過來聽。
而大鵬和自己的人在開始收拾自己的設備,錄制好之后不可能直接用,需要回臺里進行剪輯。
但在回去之前,幾個人在附近的飯館吃了一次飯。
吃完之后,康大鵬便帶著人回去燕京。
這一回去,王云飛打心底里開心,因為今天過來一個來回竟然都是順風車,沒有花費一分錢。
雖然省下的也不太多,但有時候人知足就夠了。
到時候還能靠剩下的錢買點好吃的帶回去。
不過一路車程也縮短不到哪里去。
五點出頭離開的劇場,吃飯吃到六點,六點再走,怎么也要八點左右才能到達德蕓社此刻的華聲天橋。
……
“大鵬叔就是這了,這就是咱們的小劇場,簡陋了一點,但每天我們都在這里面演出。現在估計正在開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