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岳龍剛說完話。
王云飛去到后臺坐一會兒,一回來李京還是一副在后臺抱著保溫杯喝茶的模樣。
三十不到的人,不管說話還是行為都非常老。
“怎么樣一段說完啦?”李京用著自己特有的慢口吻問道。
王云飛點點頭,“說完了。”
“怎么樣?”
“第一次搭個相聲,也就還行吧。”
“哎,我知道小岳這孩子天賦是低了。”李京不是看不出來情況,這些學習相聲的徒弟幾乎都是半路出家。
一時間成長不了太多,只能靠時間熬。
別說晚輩,他們這一輩的哪一個不是靠時間熬出來,哪怕你打小學也要時間熬,所以對于這些剛來的徒弟李京認為很正常。
只是冷不丁一瞧旁邊的王云飛,心里沒什么說頭。
來德蕓四年,能耐比他想象的高太多。
像曹金、何偉那才屬于正常且帶有一些天賦的,學習個幾年能上臺能逗一點樂,甚至何偉會的還多一點,因為他也是00年左右來的。
但現在表現依舊不足以讓人覺得可以滿堂喝彩。
只能說同輩人,他還不錯。
過個兩年,他會進步更多。
但王云飛不一樣,同樣是四年,能耐比他們高了不止一籌。
相反何偉在入德蕓之前接觸過不少相聲。
和他師父在茶館認識的。
可他不是啊。
所以有時候不少人在暗地里談論他對相聲方面的天分,到底人比人是比不了的。
不過也不多想,李京放下杯子和王云飛先對了一下活,現在郭得剛、張先生在表演第四個節目,離他們的演出不久了。
雖然也說傳統活,但有時候底不一樣,不對的話,捧跟的能把逗跟難死。
時間不大。
活對好,王云飛上去側幕繼續看演出。
而他出現,欒博在一堆徒弟當中多看了一眼這個大師哥。
他的性格相對來說嚴謹和細膩一些,才一場相聲,就對這位大師哥有了一定的考量。
之前他在開心茶館聽德蕓相聲。
相聲段子有郭得剛說的有徐德量說的,也有王云飛說的。
但那只是聲音。
現場一聽,才覺得這位大師哥表演的那叫一個順暢,包袱丟得很輕松,這一點必須得結合小劇場有觀眾在的演出才行。
電臺哪感覺的出來。
反正此時此刻在他心中,大師哥絕對是一個厲害至極的演員。
有了這樣一個認知后,欒博才放下心思繼續聽相聲,因為業務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他知道可以問誰了。
畢竟郭老師不一定天天有空,不確定這個的話,想學習東西都不清楚找誰。
屬于有點重要的觀察。
不過他觀察的點不止演員,還時時刻刻打看一些其他細節。
比如扇子、醒木、手帕擺放,這些擺放沒有具體規矩,但他不知道,所以一直看著。
爭取把它們都了解了,這樣也懶得麻煩問人家,本來就是小事。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地過。
郭得剛和張聞順的相聲很快來到了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