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李華康的人在前面帶路,一邊走著,一邊介紹:“對整個基地已進行初步了解,它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不是目前地球上已經命名的任何一種,這種材料很先進,住在這里面對空氣攝取的清新度,和在外面呼吸得到的一樣。這種材料還能自動吸取污染氣體,并重新釋放出新鮮空氣......”
說到最后,猶豫不決:“但是......”
李華康沉聲道:“講。”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還是多給我們一些時間,多研究一些數據出來,完全放心以后,再入住的比較好。”
李華康眼前浮現出一份報告,上面標明本國所有能隱蔽的防空洞、地下危急避難所這些,在近期暴雨的影響之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很多避難所修的時候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各種先進的技術。但是在這場似乎看不到頭的暴雨面前不值一提。
他是沒有辦法,才簽發同意入住此類生存基地的命令。簽字的那一刻,李華康的心揪成緊緊的一團。他知道盡管地球上的人類進行過無數次模擬危機的對策和訓練,但災難真的到來時,人渺小的不堪一擊。
路,有時候只能趟著走,走上一步,再看下一步。
.....
一覺醒來,方暖渾身懶洋洋中充滿無限精力。
對于別人來說,在醫院住一夜讓人沮喪。都知道醫院的空氣不好,夸張的人會認為呼一口氣都會召來無數細菌。方暖卻如吸食無數大補丹,從汗毛孔中往外冒著精氣神。
早起查床的醫生和護士感嘆著年青就是好,看看小姑娘昨天送來的時候面無血色,不過一夜的功夫就青春煥發。再就沾沾自喜本醫院的醫術過人,不過一夜的功夫就從治愈率上把別的醫院甩遠遠的,最后把出院證明寫給方暖。
昨天夜班的護士是個好心的人,她看方暖只有一個人,問過她的父母都在外地,主動地道:“我陪你去辦結算手續。”
方暖不是真的住院,辦個手續并不麻煩,她還是愿意一個人在醫院里逛逛,假裝不認得地方走錯路,了解暴雨下還產生過哪些新類型的病人。
婉言謝絕道:“不用了,我一個人能行。”
病房的門讓推開,同住一幢樓的鄰居,田教授和秦爺爺夫妻倆個、苗教授和林奶奶夫妻倆個、袁菲抱著孩子走進來。他們手里提著生活用品和水果,還有兩個保溫桶,再有就是各人的雨衣。
田教授擦擦臉上的汗水,擔心地道:“小方,你好點沒有?我們今天早上才知道。從昨天下午敲你的門就沒有人回應,一直到夜里還在等你。最后沒有辦法只能報警,今天早上小區保安才給我們回饋,說你遇上壞人,住院了。”
她放下手里的保溫桶:“我們知道的時候,急著來看你,應該給你煮些營養的,但現煮來不及。這是我家的早飯,紅棗黑米粥、面包和雞蛋。”
在田教授說話的時候,苗教授看出來方暖的氣色不錯,應該是痊愈或者病情大為好轉。他樂樂呵呵的放下另一個保溫桶:“這是我家的早飯,牛奶、雞蛋、還給你現煎了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