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靜靜地看著這兩個女人,邱氏、趙氏突然覺得有點哭不出來。
“伯母嬸母且凈凈面吧。”程平淡淡地說。
邱氏最懂眼色,直接去洗臉了,趙氏還待說什么,被程平這么看著,咕噥著也去洗臉。
姜氏與程平對視一眼,程平對她點下頭,姜氏跟上趙氏,半為“伺候”,半是防著倆人再打起來。
程大伯來得很快,看看邱氏,再看看趙氏,怒罵道:“兩個蠢婦!”
程平滿面蒼涼,“伯父,伯母和嬸母所為何來,我們都知道,“又看看周圍,”眾位芳鄰也都知道。阿平不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
鄉鄰們也有讀過幾年書的,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自然知道,再對照程家家事,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再交頭接耳一番,不懂典故的也都知道了。眾人再看程大伯便有點譴責的意思。
程大伯的臉一陣紅一陣白,“婦人家頭發長,見識短,你莫要與他們計較。”
程平肅穆著臉道:“是。”
看程平那副樣子,程大伯清清嗓子,“你那日說,‘無功無名,何以家為。’這話說得有志氣,年紀輕輕,就是要好好讀書,博個功名,報效圣人,報效朝廷。”
程平對大伯的說話套路熟悉得緊,當下神色不變地應道:“是。”
果然——“只是男女婚姻,人之大倫也!豈有因讀書而置婚姻于不顧的?”程大伯停頓一下,“好在你年紀還不甚大,等一二年也使得。屆時,必給我兒尋一個佳婦。”程大伯和藹地拍拍程平的肩膀。
好賴獲得了緩刑,程平眉眼稍微柔和了一些,恭敬地回答:“是。”
伯侄再次達成共識。
程大伯看著侄子平靜的臉,突然意識到,他已經是個成年士人了,再不是可以隨意敷衍的小孩子。這種感覺在前些天他去考縣試的時候還很弱,這會兒卻強烈起來。
再看一眼邱氏趙氏,程大伯負手走了。兩個蠢貨!這哪里是結親,分明是結仇。事緩則圓都不懂,還妄圖憑著婚姻拿捏六郎。回去就要告誡邱氏,六郎的事,我自有主張。
眾人看事情解決了,沒熱鬧看了,也就散了。
卻不想外面來了騎馬的差役,“捷報!程平程郎君是在這里住嗎?”
得,這回更熱鬧了。
縣試考明經的一共錄取了十人,程平名次很不錯,竟然得了個第二名;另錄取了五名考進士科的。
打前些天,姜氏就本著討吉利的心理準備好了捷報荷包,這會子果然用上了。
差役捏一捏荷包,臉上的笑容更勝了,對大家的問題耐心得很,話也說得客氣好聽。
“程郎君第二名,果真年少有為。第一名是東邊劉家莊的劉郎君,長程郎君不少歲數呢。”
程平想起縣試時認識的一個朋友,便打聽:“不知這回通過明經試的有沒有一個叫周通的?”
“周郎君真真幸運,第十名。”
程平笑了,通過就好。周通這人很是熱心腸,好人該當有好報。
話說,伯母邱氏與嬸母趙氏的戰況在程平縣試之后眼看眼地升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