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了考籃與其他考生一起走出考場,程平揉揉脖子肩膀,小小年紀,竟然有頸椎病的征兆。
“悅安,《春秋》第三帖是什么?”周通急急地問。
程平說了答案,周通咳聲嘆氣,“錯了兩個字!我本也記得是‘公會齊侯、宋公、陳侯、鄭伯、許男、曹伯于咸。’1卻又覺得似沒有陳侯,掂掇了很久,還是錯了。”
“又不是要求都答對,誰還不錯幾個?只要不黜落就好。”程平安慰。
“就是怕黜落啊,你《易》第四帖是怎么答的?”
……
不只周通程平對答案,別的考生也有出來就翻書的,也有互相對答案的,有的唉聲嘆氣,有的一個勁兒地說“完了完了”,有的撫掌自謂英明,還有一個情緒外放的,竟然哭起來,旁邊兩個同伴無奈地勸他,當然也有像程平這樣木著臉“愛咋咋吧,這一場反正考完了”的解脫黨,好一幅科考眾生圖。
正堂內,陸允明與周望川并排而立,望著考生們的背影。
“可是想到自己當年科考時的樣子了?”周望川笑問。
“有點自己爬到岸上,看別人還在水里撲騰的意思,三分得意,七分感慨。”陸允明點頭道。
“哈哈哈哈……”周望川大笑,這話多率真,混不似剛才那個言語狡詐的陸侍郎說的。
陸允明負著手,只微微一笑。
笑完,周望川嘆氣,“陸侍郎尚要感慨,我等就不能活了。誰不知道君少年狀元郎,先帝親贊‘驚才絕艷’的人物,聽聞現在東都附近百姓教小兒,還常言陸郎如何如何呢。”
陸允明淡淡笑道,“是啊,為我拉了多少小兒的仇恨!”
周望川又大笑。
這些岸上的自然可以大笑,水里撲騰的一個個精疲力竭,各回住所。
很快,暮鼓開始敲響,坊門關閉。程平暮食只喝了一碗甜粥,當時覺得吃不下,時候不長,肚子就叫了。隔壁那位又一直在嗚嗚咽咽絮絮叨叨,程平便拿上錢袋,出了旅店的門。
坊門關了,坊外大街上夜禁,坊內倒還熱鬧。程平想不出吃什么,便隨意亂走著“找靈感”。
前面兩個似是同科士子,鉆進一家胡姬酒肆,程平嗤笑,古今緩解壓力的辦法都一樣啊。
街轉角的地方有個小攤兒,正在現炒板栗。
程平站住。
前世最愛糖炒栗子,小區附近的菜市場有一家干果店,一個炒栗子機放在門口成天轉,散發出陣陣香甜氣。程平小一點的時候常用攢的零用錢或者跟爸爸媽媽套的“專項資金”去買栗子,賣栗子的大叔總是多給程平一把,“丫頭吃了叔的栗子,念書聰明!”
程平洋洋得意地把這話轉述給爹媽。
“有眼光,我們家丫頭就是聰明。”爸附和。
“嗤——”媽笑了。
程平不樂意了,媽趕緊說:“對,對,聰明,聰明!”
思念來得猝不及防,淚水不受控制地涌上程平的眼睛。程平仰起臉,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陸允明帶著僮仆阿青在街上轉著消食,阿青笑道:“這齊州城雖不繁華,倒也有些野趣兒。”
陸允明看一眼阿青。
阿青縮頭:“我輕浮了,郎君。”
陸允明“嗯”一聲。
阿青訕訕的,突然又笑了:“郎君看,那天啃藕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