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仆人過來找楊華,楊華與程、周二人作別,去與自己的朋友們匯合。
那幾個都是從進士科榜那邊過來的,一個個輕裘寶馬,想來不是世家,就是豪強,周通笑道:“含英出身富貴,沒想到倒好說話得緊。”
程平掃一眼他們,點點頭,楊華這個人確實有意思。
正說著話,另外幾個同縣的也湊過來,大多數人都通過了第一場,其中成績最好的是趙原——便是晏河縣試第一的那位,這次考了第五名。
趙原約莫四十來歲年紀,又高又瘦的個子,眉間有常年皺著形成的豎紋,不大愛說話。對其余人的恭喜,也是淡淡的。
對趙善水、劉協等幾個榜上無名的,大家又一通安慰。
“明年再考也是一樣的,年歲又不大。”
“今年差的也不多,明年肯定就一舉登第了。”
……
趙善水等倒還繃得住,做出個笑的模樣,恭喜通過的諸人,又問大家可要帶信回去——他們這兩日也就回鄉了。
有幾個請帶家書的,程平也有點心動,不過,易地以處,若自己落榜了,還到處幫考得好的送信……太扎心!算了,還是別帶了。
眾人明日還有第二場考試,看完榜,也就散了。
程平回到旅店,還沒歇口氣,便有人敲門叫“郎君”。
開門,是隔壁哭哭啼啼那位的仆人,程平見過幾次。
“郎君,我家郎君差我給諸位郎君送紅蛋。”
程平手里被塞了兩個紅通通的雞蛋。
“這是?”程平很詫異,難道你們家添丁了?
“本鄉習俗,有喜事便要分發紅蛋,大家同喜的意思。這不是我家郎君第一場考過了嘛?”
這時隔壁那位走出來,略胖的身材,白白的面龐,一臉喜興對程平叉手,“郎君是考進士的還是明經的?沒在明算這邊看到你。”
程平也叉手,“某是考明經的,原來郎君是考明算的,失敬!”
“明算有什么敬的?不如明經,更不如進士科。”小胖臉有點垮,“不知被我阿耶罵過多少回。”
程平就喜歡跟這沒心機的說話,況且她說的也是真話,“某說句不知深淺的話,如今會作詩的不少,但能算方田、會商工、曉方程的,卻不多。郎君是做實事的人。”
小胖子認真地看著程平,程平讓他看得有點發毛。
小胖子深深一揖,“能得郎君這一句話,春無憾矣。”
程平連忙還禮,心里惋惜,孩子,你生錯年代了,要是生在“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時代,你爹不知道得高興成什么樣兒呢。
程平又與這位叫季元春的數學能手小胖子寒暄了幾句,婉拒了他一起吃晚飯的美意,回到自己屋里。
程平的手撥拉著一枚紅蛋轉圈,腦子里想的是楊華的話。就這錄取率,能不能過府試,還真是個問題呢。又想起老師說的禮部試,明經科約莫是十五至二十人即可取中一人,而進士科則十人才能取中一人,老師早年考場得意,早早中了進士,所以覺得明經好考,現在算算,即便是明經科,也很難啊。
萬一考不中……程平想起周通說的“回家娶妻生子”,心說,先達兄,你還能回家娶妻生子,我卻連這個退路都沒有啊。
五日后方才放榜,程平第二日照常找周通一起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