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放榜時刻,周通徹底放下了包袱,擠到最前面去,等著幫程平和楊華看榜。
空氣中彌漫著焦躁的氣氛,看榜的士子們議論紛紛,擔心自己的、恭維別人一定能榜上有名的、猜測上榜人數的……程平和楊華并排而立,并不說話,只干等著。
遠遠的幾名官吏從皇城中走來,那為首的兩人手里拿的不是榜單又是什么?
人群中爆發出更大的動靜,潮水一般,又都朝著貼榜單的墻前擠,周通身強力壯,還能招架得住。
發榜的官員從人群自動留出的小路進去,吏人幫忙把榜貼上,人群更加喧鬧了。
不多時,周通擠出來,露出大大的笑臉:“都有!都有!”
“悅安第八名,含英第十名。”
程平、楊華臉上都綻出笑容。
楊華攬住程平的肩,笑道:“每次你都比我好,真是不服。”
楊華總一副貴介公子模樣,不像周通隨性,慣常沒有這些小動作,今日看來是著實高興。
程平咧著嘴,配合地回答:“嘿嘿,等你來戰!”
周通過來給他們每人一拳,“行啊,你們倆!我就說這一科你們必會及第的。到時候可不能嫌我是個白衣。”
程平捂著胸,笑著皺眉,荷包蛋也不能隨意亂捶啊。
程平又問榜單上還有多少人,其余齊州士子在不在榜之類的。聽聞明經科只有自己和楊華,進士科也只剩了吳煥了,程平感慨地搖搖頭。
周通羨慕地說:“我看陸侍郎是真的賞識你,你想想那天謝恩宴上他怎么說的,這回策問你又名次這樣好。”
程平笑道:“許是看我吃藕吃得樣子雅致?”
周通笑著推她,程平趕忙讓開。
楊華忙問怎么回事,周通不嫌丟人地把第一次遇到陸侍郎的事說了,楊華爆笑,用手指著他們倆,“還有這么個淵源呢?”
“可惜進不了宮城,不然我拿上一籃子藕,去殿前咔哧咔哧啃一頓,圣人看我啃得利索,興許殿試能點我個頭名呢。”程平接著耍嘴。
三人笑鬧著,周通扭頭,突然變了臉色,肅立叉手,“陸侍郎!”
程平等回頭,才發現陸允明就在身后,旁邊還有幾個官吏、侍從。
陸允明皺眉看一眼程平,程平尷尬地抿抿嘴。
陸允明徑直走過去,來到眾人前面,口稱“敕令”,說的是殿試的事,宣布完,吏人把敕令貼上。
陸允明又額外勉勵了被黜落的士子們幾句,然后便離開了,經過程平時,一個眼梢都沒給她。
程平在心里尬笑,真是個一心為公的勇士,黜落了這么多人還來宣敕令,也不怕遇上個情緒不穩定的……
周、楊二人互望一眼,決定揭過這一篇,三人興奮勁兒也過了,找個僻靜地方,悄聲說起殿試。
殿試主考是皇帝,對今上,程平知道得甚少——當今圣人繼位時,她的老師早神隱了呢,周通更是兩眼一抹黑,所以主要是楊華說。
即便是楊華,知道得也很泛泛,程平給總結總結大概是,這位皇帝很年輕,先帝時并不是風頭最勁的,沒想到卻是笑到最后的。繼位以來,啟用了先帝末年貶謫的陳黨,但也沒貶鄧黨,很有點唯才是用的意思,又宣布了些休養生息的政令,看起來倒像個靠譜的。
有這些信息也是好的,實在也沒別的信息門路了,當時刺史老師說了朝中局勢,卻沒提皇帝的信息——畢竟不是真正的親師生,有些話不合適說。
陸允明宣了敕令,回去宮城向皇帝繳旨。
皇帝正在看今科士子的策論文章,陸允明進來,皇帝直接讓他坐下一起看。
“這科士子中倒是有幾個有趣的人物……”皇帝笑道,“你看這個王敬之,嘴上謙虛,字里行間卻自比管仲、桑弘羊了。”
陸允明對這篇印象也很深,閱卷時,有兩個官員認為該士子夸夸其談桀驁不馴,應該黜落,但其內容確實有很值得稱道的地方,最后還是保留了下來。
“你也是促狹,明經科考得是朝廷大政策,進士科偏要考鹽政考庶務。”皇帝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