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免禮吧。”皇帝聲音很清朗,帶著點懶懶的笑意,“吳煥——莫非出自齊州吳氏?”
吳煥忙行禮,“是。”
“與先帝時吳尚書可是一支的?”
“啟稟圣人,那正是臣的叔祖父。”
皇帝點點頭,“名臣之后,想來于朝政不陌生,一會兒倒要聽吳卿高論。”
吳煥趕忙謙虛了兩句。
皇帝又看程平:“你便是程平?”
“是。”程平行禮道。
“抬起頭,讓朕看看。”
怎么有種選妃的錯感……程平抬起頭,眼睛看向大殿上面。
皇帝皺眉笑道:“卿竟如此青春年少……”
聽了皇帝的話,程平略彎眉眼,靦腆一笑:“啟稟圣人,臣也不小了呢。”
皇帝頗有興味地看著程平,看策問答卷,以為是個狡黠機靈的,沒想到真人這樣憨,不知是人似其文,還是人如其面?
陸允明略挑眉,看程平一眼,又接著悠然垂目正坐。
皇帝又看柴朋,“柴朋,這個名字好啊。”
柴朋正想像前兩位一樣謙虛兩句,皇帝又接著說話了:“不若你們便以朋黨為題,說一說吧。”
聽了這個題目,三個士子一愣,不只士子們,便是朝臣們,也有兩個眼神亂飛的。
程平垂下眼,看來貴圈從上到下都是一脈相承的上刺刀白刃戰直接風啊。這一路考來,除了最初縣令出的題以外,策問題就沒有一個不尖銳的。說好的政治的魅力是迂回呢?別的不說,就說皇帝老兒這問題,當著一堆大臣直接問黨爭,真的好嗎?
“既然是你的名字起得頭,便柴朋先說。”皇帝倚在背靠上,笑道。
柴朋咬咬嘴唇,看一眼坐著的幾位高官,對上施一禮,還是說了自己的看法。
他先列舉歷史上著名的朋黨,數其危害,然后提出論點——朋黨為朝之大害,“動則爭競,爭競則朋黨,朋黨則誣誷,誣誷則臧否失實,真偽相冒。”3他的建議是,對朋黨應堅決禁止,堵塞一切可能結黨的可能,加強督查,發現黨爭的痕跡就嚴厲打擊。
柴朋話說到后面就豁出去了,很有點鏗鏘的意思。
程平沒想到這位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小伙子竟然是個鐵腕政治主張者。
皇帝聽了柴朋的話,笑笑:“柴朋不朋,挺好。吳卿怎么看?”
吳煥一時俊才,從容地施禮,然后答道:“臣以為君子有朋,而小人無朋……”
程平微瞇眼睛,難道這位是穿越老鄉?雖然背不下原文,但歐陽修名篇《朋黨論》里的主要觀點,程平還是記得的。
吳煥的觀點與歐陽修非常類似,大體就是君子以義結朋,這種朋黨對朝廷對社稷無害而有利,小人以利結朋,但這朋黨虛假而不長久,對社稷的危害卻不容小覷。做人主的,要分辨清楚哪些是君子朋,哪些是小人朋,親君子,遠小人,則天下大治。
吳煥文采斐然,雖是口試,卻駢散結合,內容與形式并重,寫下來就是一篇好的策論文章。
兩位相公雖沒什么表示,吏部尚書卻拈著胡須微微點了點頭。
皇帝也笑道:“吳卿好文采!”又看程平,“程卿有何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