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日,程平穿著新做的春衫,去陸允明府上遞名刺。
閽人接了拜帖,其中一個捧著進了內宅,程平便在門房等著。
時候不很大,那男仆出來,笑道:“程郎君請隨某來。”
程平笑著道聲“有勞”,男仆還禮,頭前導引。
先穿過淺窄的前院,院內向陽的地方種著些迎春花,因為昨晚下了些小雨,地上落了好些黃色花瓣,還不曾清掃,院子里也不見別的奴仆,很是幽靜的樣子。
又經過一個嚴肅莊嚴的院落,男仆接著往里走,程平有些詫異,再往后就應該是內宅了,一般見客的書房沒有這么靠里的。
進了垂花門,出了穿堂,轉過影壁,是幾間軒麗正房,男仆在房門口站住,一個樣貌清秀的婢子接出來,笑道:“阿郎請郎君去東邊小書房說話。”
帶著程平來到東邊書屋門前,婢子柔聲稟報“程郎君至”,屋內一個平和的聲音:“進來吧。”
程平整整衣服,推門進去,對陸允明行禮。
陸允明本斜倚在斑絲隱囊上,見程平進來,便坐直了,“別多禮了,坐吧。”
“是。”程平恭敬地正坐在客位上,這時候才打量陸侍郎,半舊的袍服,頭發隨意的用木簪挽著,一副居家怎么舒服怎么來的樣子。
按照程序,程平先表示謝意,提前琢磨好的套子話,表情做得真摯無比。
陸允明靜靜地聽著,嘴角微抿,細長的眼尾翹起,眼中帶點看戲的樣子。
讓他這樣的目光注視著,程平突然覺得尷尬起來,咽口唾沫,匆匆把感謝話說完了。
陸允明點點頭,并不說什么。
程平更尷尬了。
陸允明終于笑道:“行了,松散松散吧。”
程平松口氣,抿嘴一笑,改成盤膝而坐。
婢女送上茗茶來,程平嘗一口,竟然是清茶,連鹽巴都沒加,不由得挑一下眉毛。
“喝不慣?那便讓她們再重新煎來。”
程平忙笑道:“門生倒喜歡清茶的味道,初時有些澀,但有回甘。”
聽到她這句“門生”,陸允明想起那日府試謝恩宴上周刺史說的“座主總不及老師親近”,不由得微微一笑:“可給家里還有周使君報喜了?”
程平恭敬地回答:“已經寫過信了。”
然后兩人又沉默下來。
程平自謂是個比較話嘮的人,卻不知為何,和陸侍郎在一起屢屢冷場。
陸允明卻悠哉得很,又喝一口茶,“悅安年幾何矣?”
“門生十七歲了。”程平說的是虛歲,其實要到入秋,才滿十六周歲。
“比我當年還要小一歲。”
耳邊鳥雀啾啾,日影從支著的窗戶透進來,光柱里是細細的灰塵,這樣的春日,對著這樣年輕的臉,陸允明突然感慨起來,轉眼,已經十年了。
程平不大敢在陸允明面前耍小聰明,憨然笑道:“這如何能比呢。”一個是進士狀元一個是普通明經,完全沒有可比性。
陸允明看她一眼,嘴角的微笑擴大了兩份,又裝相,殿試時的狡黠哪里去了?
想到殿試還有之前程平的策論,陸允明嚴肅了神情:“過了殿試,也算一只腳踏入宦途了,后面或者通過吏部銓選入朝為官,或者去地方上,我有兩句話跟你說。”
程平連忙站起,叉手行禮:“座主請講。”
陸允明也站起來,“你應時權變、見形施宜之能是有的,卻不宜太過圓滑,哪那么多‘左右逢源’的事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