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的反回鶻入侵大計開展得轟轟烈烈的時候,卻迎來了回鶻使者。
聽人報回鶻可汗桑格列的侄子納音來訪云州,程平忙讓錄事參軍蔡森把他安排進館驛,然后便召集州府屬官們開會。
陸允明給的資料里說,回鶻可汗桑格列這人頗有才具,年輕時滅了負隅頑抗的突厥殘部,統一了鐵勒諸部,與唐合作,幫唐征討反叛的藩鎮,獲得唐朝皇帝“忠勇令可汗”的冊封。
程平分析著,大約是唐的內亂和軟弱刺激了這位梟雄的野心,但面對唐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他也不敢貿然動武,故而不斷進行騷擾和試探,卻維持著表面的臣服。
桑格列有五個兄弟,最有勢力的叫葉其阿。另有一個叫綽度,其母是和親的宗室女,綽度本人還曾去過長安,屬于回鶻中的親唐勢力。
王棣給的回鶻王庭資料也差不多,只是多一點細節。
程平想知道這位來使納音是綽度的兒子,他的政治傾向又是什么樣的?能不能從他這打開缺口,與回鶻中的親唐勢力有更緊密的合作?
關于納音,吳長史想了想,道:“下官倒是見過一次這個納音,大約七八年前,他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回鶻使者進長安獻貢,他私自藏在使節隊伍中,過了東受降城才被發現。那時候下官恰去東受降城公干,看了這場熱鬧。”
程平點點頭,這小孩兒有點意思……他是單純調皮搗蛋,還是聽家里長輩談論大唐多了,故而對長安心生向往?但愿是后者。
宴會頗為盛大。為了表示重視,也為了不被人看輕了去,程平正正經經穿上四品刺史官服,涂胡須膏時下手比平時重了一些,眉毛也畫得更濃,可惜沒有高跟鞋……程平在心里嘆口氣,身高上不去,這氣勢就弱了。
即便程平再怎么裝扮,納音見了她也是一愣,這么年輕的刺史!又這樣柔弱纖細,像祖母養的蘭花似的。
程平笑道:“不知世子駕臨,還請恕罪。”
回鶻雖然已經建國,朝中也仿照唐設立主要官署,但到底建國日淺,又有自己的風俗,其父綽度倒是封了爵位,納音作為王庭二三十個年輕宗室子弟之一,卻是沒有封號的,這還是第一次有人稱呼他“世子”。
納音心里高興,卻不愿在這位同齡人面前露了底,便挺挺腰,“使君不要客氣。”說的竟然是雅言,只是帶點奇怪的口音。
看著少年人還不知道藏心事的臉,程平一笑,請納音入座。程平的目光掠過納音高鼻深目的帥臉,在其身后的侍從身上點了一下。
這位侍從約莫四十多歲,中等身材大肚子滿臉胡須,卻有一雙精悍威武的眼睛,其走路時的氣度,很有點京中武將大佬的派頭。
程平想起《世說新語》里的故事。曹操會見匈奴使者,覺得自己太丑了,影響國家形象,所以讓崔季珪代替自己會見外使,自己提溜著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邊上。會見完了,還嘚瑟嘚瑟地讓人去問匈奴使者。匈奴使者說:“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掉了馬甲的曹操聽了這話,就派人去追殺這個使者。
這不會是——風水輪流轉了吧?但愿是我被害妄想癥發作想多了。
納音帶著的其他人就正常多了,包括那位副使甘莫多。
程平自認為不是那實心腸的匈奴使者,故而對這位大佬派頭的侍衛視而不見,只殷勤地招待納音。
程平先恭敬地問其祖母恒泰公主是否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