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剛聽程平抱怨過“日子過得艱難,都快沒米下鍋了”,便道:“這么多人,又都是回鶻貴臣,禮物準備起來恐怕不易……”
吳昆和甘彧看看楊華,這才幾天,就跟使君一樣財迷了!或者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程平笑起來:“還是含英知道我,可不就是沒錢!送少了,不起作用,送多了,我們真沒有,而且你們算算,這些禮物得換多少糧食?夠那幫修城的、操練的小子吃多少天?”
程平現在的度量衡是“糧食”,什么都用值多少糧食來算。
三人都看程平,這里面吳昆是經歷過程平到云州頭一波騷操作的,楊華對她知道得最多,也聽她說過米南的堤壩是怎么修起來的,甘彧雖對程平的黑歷史了解得不多,但倆人相識的過程太魔性,知道這位使君是個不走尋常路的,故而都等著看她有什么奇思妙想。
程平也沒什么奇思妙想,不過是想著“借力”:“你們可聽過‘貓請客,狗吃飯,雞付錢’這句話?”
三人一臉懵。
程平也不賣關子,“就是州府搭臺,商家唱戲嘛!”
現在除了每年一度的東受降城絹馬互市外,其他北方邊城官方互市是禁止的,但某些民間商業互動卻是灰色地帶。朝廷只規定了不許倒賣出境的違禁物品,比如銅鐵、武器、錢幣、藥材等戰略物資,于其他的沒有明確禁令。只看看云州城里那些胡商、集市上那些胡物就知道了。
但因為近年回鶻時常犯邊,大唐商戶不大敢去回鶻,這民間商業互動遠遠不能滿足雙方需求。如果能把商人們引入回鶻王庭,讓回鶻貴臣與大唐有更深的商業牽絆,為了更和平寬松的貿易環境,為了錢,你便是不請托他們,他們也會自動找可汗說項的——所謂商業共同體嘛!
這也是程平前世時,很多大國擼胳膊挽袖子吵吵得兇,但不會真動武的原因之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傷人一千,自損八百,真動刀動槍不劃算,大家還是坐下來好好商量商量吧。
不過這種商業共同體的構建不是一天兩天,程平也沒想真把回鶻發展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只是想在他們眼前吊個胡蘿卜,給他們一些甜頭,從而給云州一個基本穩定的環境,讓自己發展邊防力量。
聽了程平的分析,便是楊華,也是驚訝的,悅安還真是——與眾不同啊。但細想,倒也有道理,真難為他怎么想出來的。
對程平的“奇思妙想”,三人固然佩服,但并不完全認同。吳昆先贊程平,然后才提出自己的疑問:“只是那商家們愿意冒這樣的危險嗎?”吳昆豪強子弟出身,想事情自然帶著豪強特色,對商家頗有些輕視,也不算很了解。
程平給他分析:“一則,他們是跟州府使團去的,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況且現在唐和回鶻還沒到那份兒上;一則,有巨大的利益驅使。”
看三人都一副“愿聞其詳”的樣子,程平只好不要臉地引用改編了馬克思那句名言:“商人逐利是天性。如果有一成的利潤,商人們就會活動了心思;有兩成的利潤,他們就活躍起來;有五成的利潤,就能因此鋌而走險;為了十成的利潤,就敢踐踏法律;若是利潤再翻倍,大家就沒有什么不敢干的了,即便絞首殺頭也在所不惜。”
三人都被這千年以后舶來的名言鎮住了,片刻,楊華道:“悅安,你還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程平笑道:“卻不是我說的,而是一位馬夫子。”
楊華想起程平早先偶爾冒出的精彩短句來,他也從不承認是自己說的,只托言是俚語或者什么散軼的書冊上看的。楊華從來不知道,齊州還有這么多俚語妙言,也從沒碰到過這么精彩的散軼書冊。
大家統一了思想,程平便把這事安排下去。
忽悠商人們組隊去打回鶻副本這事,不能跟向士族化緣似的上趕著,倒不是程平自矜身份,或者有什么階級偏見,而是情況不一樣——這是做買賣,要在商言商,而在商,最忌諱的就是上趕著!
程平讓人把州府即將派使者去回鶻的事散布出去,并且表示可以帶一部分商隊,但可帶的商隊數量有限,所販運的商品亦有限制,商家可報名參與選拔。
一時云州商界議論紛紛,說的都是這件事,有人猶豫,有人找相熟的州府屬官打聽,膽大有魄力的已經開始報名了。畢竟從古至今,商業活動都是跟著政策指揮棒走的,州府已經劃下道來了,你不走,就可能錯過了好時機——不只跟回鶻人做買賣的時機,還有跟州府跟刺史打好關系的時機。
經過篩選之后,程平約見了其中十幾個商隊的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