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花師也沒多余教他什么,該教的早就教了,剩下的都是不能教的。只有進了宗門才有資格接觸。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打磨基礎。
謝卓遠的練習很有意思,一根一米多高,頭發絲粗細的堅韌鋼絲釘在地上。另一頭有一顆黃豆大小的鋼珠。
謝卓遠的動作很簡單,拔劍,刺中鋼珠,收劍。重復往返。
第一劍相對簡單,目標雖小,但對于練習多時的謝卓遠而言,不算什么。他從八歲開始,目標一開始是固定的蘋果大小的靶子,然后逐漸減小,逐漸適應。對于現在的他來說,固定目標就算針尖大小也能準確命中。
但這個練習的難點,在那跟堅韌的鋼絲。隨著第一劍命中,鋼珠擺動起來,難度立增。尤其是隨著每一劍擊中的位置不同,擺動隨機變換,極為考驗眼力和出劍速度。
花師看了幾眼謝卓遠的練習,就不再關注了。他對這個弟子的毅力和能力還是放心的,唯一要調教的,是性格,是品行。
轉頭看向剛到的李悠。還真有點犯愁。
雖說收這個弟子是為了卓遠,他也做好了教不好,留下污點的準備。但是身為第一名師的尊嚴,和為師的良知。他還是不愿輕易放棄。總是要盡力的,盡力還不成,起碼不算留有遺憾。
好在高手并不等于名師,高手只要有天賦,夠努力,清晰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可以了。但名師,講究一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弟子要勝過師父才是水平。
花佩理本城第一高手的名頭水分很大,但他名師的身份,不但在本城,在全國都是數得上號的。那是用一個個驚才絕艷的弟子壘砌起來的盛名。窩在這個小城,完全是個人原因。否則在京城,能得到的待遇遠不止此。這也是李悠招來嫉恨的主因。
名師施教,因材施教是基本。
但這李悠可有點難住他了。他還從來沒教過這樣的學生,畢竟夠資格被他收的哪個不是一代天驕。
首先的一關就是文字。昨天劍六回報,這個二弟子不識字,就讓他一陣頭大,想起了忽略的細節。
一般他收的弟子多是出身優秀,基礎牢固的豪門弟子。不得不承認,寒門難出貴子,這不僅是基礎教育的問題。父母本身有修為在身,子女本就更容易擁有靈根。而且一般都會遺傳自父母的某一方,誕生相同或者近似的靈根。
這也就造成了實力強大,地位高的人本就靈根上乘,適合修煉。子女的靈根自然也就適合修煉。那些垃圾靈根,本身修煉困難,子女也就難以出頭。反倒是平民中極偶爾誕生的靈根,千奇百怪,反而偶有遺珠。這也是他選李悠的原因之一,反正都是搏一把,與其找個確定的垃圾靈根,還不如平民出身的李悠,好歹還有點幾率。
不識字這個問題,其實是個普遍問題。別說平民了,就連一些底層修煉者,不認字的也大把。這既和宗門與朝廷刻意壟斷知識有關,也和識字之人本身地位就高有關。
一般的學生倒也無所謂,進了公學,會有專門的識字課。用個半年一年的時間,認識個千八百字也就夠了。剩下的進了宗門,哪怕看不懂秘籍,也有專門的講經人口舌相傳。這本身也是公學打基礎的項目之一。
但是花師看著憨傻的李悠,這情況一年又能認幾個字。果然還是要破費了。
想罷,從懷中小心翼翼的掏出一顆晶瑩的六棱晶柱。
“傳承玉晶?”
在練習的謝卓遠看到,忍不住走神,驚呼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