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一起吃。”
李悠的飯菜都是花師提供的,都是靈植宗門出產的低級靈蔬,和一些低級妖獸的血肉制作而成。對增進氣血很有好處。
劍六搖了搖頭。
“少爺,劍奴不上桌,這是您的晚餐,我不能吃的。”
“坐,命令你,吃。”
生在新世紀,長在紅旗下的李悠,天然反感這種不人道的階級劃分。作為既得利益者,享受一二他還能接受。但當把劍六當做家人后,他就不能再容忍自己沉淪下去。
幾輪堅持,劍六還是敗下陣來。李悠天然的少爺身份和裝傻帶來的執拗,讓她無力反抗。只得單拿一個碗,一樣菜夾了少許,縮在桌角。一邊幫李悠夾菜,一邊自己在李悠的堅持下,偶爾吃幾口。
兩人沒看見的一旁,大黑貓聳起鼻子聞了聞露出了嫌棄的表情。貓爪在脖子上的項圈劃過,一滴晶瑩的液體飛入了桌上的湯盆中。
相當于人族金丹期的妖王斑紋黑蜂王的蜂蜜,最是滋養。當初滅了幾個山頭,也才搜集了幾百斤。不是本大爺小氣,這倆小菜鳥,一滴也就夠了,多了消化不良。
自己是妖,既不會烹飪,又不懂配伍,可沒那女人的手段,能讓金丹食材被普通人吸收儲存。話說那倆貨說跑就跑了,把自己留在這。跟著這小家伙,以后日子難過了,再也吃不上頂級的菜肴了,喵生艱難啊。
虧得那個陰險女人給的空間法寶空間夠大,還保鮮。存的這些夠吃好久了,倒不用擔心餓著。
吃完飯,劍六手腳麻利的收拾好餐桌,幫李悠洗完澡,才退下。
李悠送走了劍六,卻又坐到了桌前,鋪開了紙筆。
從醒來他就在考慮,如何提升實力。
修煉顯然沒有捷徑,除了更認真地學習,更刻苦的練習,慢慢積累外,別無他法。但是親手刺殺了敵人,卻讓他有了別的可能。這浩然氣不受身體和境界的限制,似乎是自己短時間內提升的唯一可靠方向。
而且從花師的話里話外,這浩然氣的水準,不但決定了將來進入昆吾劍宗的地位,更對靈根的覺醒有著極大的好處。
所以李悠決定把自己從另一個世界帶來的儒家知識好好的整理一下。這似乎才是自己目前最牢靠的金手指。
先把從小學開始背誦的那些儒家經典名句,搜腸刮肚的默寫出來。什么《論語》,什么《孟子》,能想起來的都記錄下來。可惜,也就《論語》還記的多些,他之前所在的時代畢竟是科學昌明,數理化統治的時代。相對于儒家最核心的十三經那龐大的知識體系,也就《論語》背的多點,還有為了追女孩,裝文青,背的一點《詩經》。剩下的也就是專業學習時,記下的大量唐詩宋詞,在華麗的辭藻中,隱含了不少儒家思想。
書到用時方恨少,李悠現在是深切體會了。身為一個穿越者,最悲哀的莫過于想當文抄公,卻發現所會不多了。
李悠在記錄自己剩下的那點內容時,多了個心眼。書寫的卻是簡體中文,而且筆畫刻意的潦草一些,在這個世界人看,就和孩童涂鴉差不多了。甚至一些隱約還能分辨的字,干脆用上了拼音。
哪怕所剩無幾,李悠寫的這些東西,在這個世界也是駭人聽聞的存在,不得不小心。圣人言論豈是兒戲,能傳承上千年,留下的都是最精辟,最核心的金句名言。
但是讀了幾遍,李悠卻發現收獲寥寥。
沉思片刻,李悠換了張紙,鄭重的寫下了四個大字。
知行合一。
李悠終于想明白了。
春秋時期,生產力低下,工藝不足,書籍只能刻在竹簡上,成本高,產出低。不但限制了傳播,更限制了字數。所以越是古老的文章,越是字字珠璣,佶屈聱牙,難明其意。
反倒是宋,明兩朝,生產力發展,印刷術成熟,紙張便宜了,書籍才從奢侈品成為日常品。才有了成熟的科舉制,有了廣大寒門學子。研究的人多了,自然發展的就快了。才有了程朱理學,才有了陽明心學。
而且他們的學說可以更完整,更長篇大論的著書以傳后世。
李悠工作后讀的王陽明全集,就是集合了王陽明多名弟子記錄的講學語錄。雖然形式近似《論語》,多為對答之語。但是內容上卻豐富了很多,不再是金句模式,而是更偏向口語。字數多了,講述的也就更清楚,甚至不乏舉例旁證。理解起來自然容易。
所以,記憶相對完整的陽明心學,就是自己未來主攻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