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天河,李悠剛喝的一口茶差點噴出來。
但仔細想想,似乎也沒問題。
前世的科學發展起來也就幾百年罷了,更漫長的歲月,人們也是用眼見為實,來填補人們的認知。天圓地方說,雷公電母,各種神話傳說不就是這么來的么。
只不過這個世界有了靈氣這種東西的存在,修行者們硬生生把這種認知變成了現實。
水能浮木,刻木成舟,就是人們最初的理解。李悠享受著前世無數物理大牛們總結出來的結論,自然知道什么是浮力,什么是重力。但這個世界的人們不知道啊。他們就是用水能浮舟這個認知為基礎,搞出了飛舟這種不科學的存在。
而其存在的理論基礎,更是李悠耳熟能詳的道門理論。太極生兩儀,兩儀化四象,四象演八卦。
墨門的飛舟核心,正是以靈氣為太極,經過處理后,最終憑空生成天河。以水浮舟,以風驅舟,誕生了這個世界的頂級天工,飛舟。
李悠只能默念存在即合理,不理解又如何,人家已經真實存在了,自己都親自坐過了。懷疑其真實性又有何意義。
唯一可惜的是,飛舟核心這種頂級技術,掌握在墨門元嬰高手手中。李悠手中的傳承只是在前言和簡介里簡略提及了原理,并未詳細涉及。
他手里這本分三個階段,基礎,初階,中階,也就正好對應修煉的前三境界。
煉氣期其實和李悠修煉差不多,都是打基礎。掌握各種標準,各種材料的性質,各種工具的使用。
值得一說的是,墨門很大,傳承很多。單就天志一脈,核心傳承的靈根稱為千機刃,一種可以變換為多種工具的神奇靈根。可以說天志一脈就是現今絕大部分下三門的源頭。這也是三大圣宗不得不忍受分裂出魔門后的墨門繼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的下三門中幾乎所有和制作法器相關的宗門,都是墨門天志一脈當年的雜役和外門弟子出師后創立的。
不過李悠倒不擔心靈根的問題,這個翟技師雖然實力不怎么樣,但卻是墨門嫡傳,靈根正是千機刃。
但是讓李悠不爽的不只是手頭的傳承中沒有他最眼饞的飛舟,而且沒有他最需要的賺錢手段。
筑基期的傳承中,幾乎沒有成品,多是一些標準零配件的加工。這要是在墨門,自然可以開始賺錢了,已經可以成為產業鏈中最低端的一環了。但問題李悠在劍宗,劍宗人要的是成品,這幫不事生產的人,要配件干什么。
唯一的一個機關成品,是機關信鴿。這在不少地方,倒是能賣出去,雖然價格很低,畢竟能做的人大把。但很不幸,李悠所在的是帝國內最不需要機關信鴿的宗門。劍宗人習慣飛劍傳書,這是傳統,更是特色。
基本已經放棄的李悠,繼續向后翻去。就當了解一下墨門,了解一下這個世界的機關術吧。
萬沒想到,開光期的傳承卻給了李悠不小的驚喜。
墨門中不缺修行功法,劍術極為高超。但是修行劍術的多為兼愛非攻那一脈的,天志這一脈卻有點前世技術宅的特性,沒有多大興趣去修煉這些東西,有限的精力還要用在無限的機關之術上呢。
但是不修煉那些攻伐之術,可不代表這些人就好惹了。現在的墨門還能存在,影響是是一方面,自身強悍的實力才是決定性的。天志一脈從開光期開始,就有了獨特的戰斗手段,機關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