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謝阿考,苗賓靈他們,在敵占區偷偷摸摸的活動。
子玉先生等人的到來,聲勢可大了。大到還在閉關中的莊回志也不得不郁悶的結束了閉關,親自前往迎接。
莊回志內心是極度不爽的,沉浸在數學的海洋中,感受著知識與力量的同步提升,那種暢快感對于一個修行者而言是這個世界無可比擬的享受。
現在卻要被俗事耽擱,簡直就像三伏天啃著冰西瓜,卻被家長要求寫卷子一樣。但還在理智控制著他,還能分清輕重。楚王府惹不起,尼瑪儒門嫡傳弟子已經不能用惹不起來形容了。那就是天,那就是神,老老實實跪舔吧。
一時間,莊回志前所未有的希望李悠不是忽悠自己,是真的有第四圣門。到時候我兒子也是圣門弟子,自己說不定也能混個外門身份。那就再也不用對誰折腰了。
“子玉先生,不知有何效勞?我千尺精微宗上下千余口,定當盡心竭力,但憑驅使。”
以子玉先生的身份,也就劍宗那樣的三級宗門還能正眼看看。不過是以前全盛的劍宗,不是現在那群狗奴才。千尺精微宗這樣的五級宗門,真進不了他法眼。登門完全是禮節性的知會一下本地勢力,順便接管這股本地勢力,方便行事罷了。
但是第一眼見到莊回志,還是震撼了他。
短短數天,莊回志就有了本質性的提升,這也是遠遠出乎李悠預料的,當然是窺探命運之前。
這雖有李悠那本小學教材的緣故,但也和莊家本身的積累有關。
這個世界的人也不是笨蛋,自身也發展出了璀璨的文明。相比李悠前世,只不過發展方向不同罷了,有了靈氣這種特殊資源,文明從一開始就拐上了另一條路。
但是人們只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靈氣相關的發展上,致使其他方面的發展遲緩了一些。但只要存在,總是會有人發現,并發揚的。各種思想是,算數之道也是。
君子六藝已然發現了數的玄妙,只是缺乏一個圣人一般的先驅者,把他發揚光大,確立為一門學說,一門傳承罷了。但是千尺精微宗由于靈根與戰斗方式的特殊性,在這一道上一直在摸索。只不過天資不夠,收獲有限而已。
李悠毫不在意的丟出一本傳承,在他看來不過是小學教材。但他忘了,就他以為的這些簡單的東西,也是曾經一個個偉人劃時代的創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身就是最大的金手指。別的不說,就一個3.14的圓周率,現代人張嘴就用,卻不知當年想要確認這個數字需要付出多少艱辛。
當莊回志拿到李悠給的小學教材,重要的不是其中講的東西,而是那一套另一個世界千百年錘煉出來的完整體系。他所要做的不光是學習書中那些全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把千尺精微宗千百年來的積累,和他自身這百多年來的經驗,借由這個體系,梳理貫通。
所以數日間他的金丹再進一品,成為了中檔的六品金丹。當然這是厚積薄發的爆發,也基本到頭了。畢竟根基不穩,想要繼續晉升,或者染指元嬰,基本無望。
實力的提升還是其次,主要是氣質。之前李悠第一次見莊回志,只覺得這人標準,一舉一動都像尺子量過一般,分毫不差。而現在,莊回志仿佛突破了某種桎梏,不再標準,而是上升到了準確。所有的動作,都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準確感,多一毫則過,少一毫則差,給人一種極為奇特的觀感。
在一般人眼里也就奇特了,但在子玉這個儒門嫡傳弟子眼里,則是可怕。
他知道這是什么,天人合一,一種對某一大道理解極為深刻,一言一行都帶有道韻的表現。這在儒門,一些大儒身上不算罕見。那些大儒言行間就帶著浩蕩正氣,一般宵小都不需要動手,光氣勢就嚇破膽了。
不過也就是震驚,稍稍正視了一些,也未太在意。
天人合一這事太玄乎,對實力有幫助但也有限。其最大的作用是極大的降低突破元嬰的難度,但這個莊回志明顯根基不穩,元嬰無望。所以子玉先生也只是稍稍收斂了一些傲氣,展現了對高手的尊重。但是態度依舊是居高臨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