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土圣門,圣朝的角度出發,他們是希望大量人族不斷外擴的。這樣不但能增強人族實力與地盤,也能用外面的資源反哺大陣內幾近飽滿的江湖。
為什么李悠會覺得隨便救的人資質都不錯,進而產生中土那邊不缺人才的感覺。歸根結底還是江湖滿了,資源有限。
人族萬年發展,人口比著立國的時候增長的不下百倍。同樣的,人口基數大了,具備修煉資質的人口數量也在暴增。但是中土就那么大,能產出的資源也就那么多。修行界對資源的態度,也從最早的予取予求,到后來的仔細分配,直到現在的奮力搶奪。
所以很多宗門自家子弟的資源都不夠用,自然沒了去外邊收徒的想法。造成了大量資質不錯的寒門出身,喪失了接觸修煉的機會。
開源節流,不收外面的徒弟不過是節流,真正宗門要發展,還是要開源。這源在哪里?自然是中土之外的廣闊天地了。
沒什么本事的,只能自己出了中土,親手奮斗。但是像圣門,墨門這些有核心技術的,自然就會通過交易,來獲取需要的資源。飛舟,陣圖,丹藥,鬼知道這些東西利潤有多暴利。
嘗到了甜頭的圣門,自然是希望中土之外的這些小國越多,越昌盛越好。所以就有了一個釜底抽薪的規定,但凡出了大陣的,就自動失去了中土的戶籍。除非特赦,否則不得進入中土。鎮南關現在防的還是妖族么?當然不是,是這些化外之民。
李悠能不把中土戶籍當回事,但他是什么身份。那種血脈里自帶的特權,又有幾人。
所以他一句我的基業在中土,柳山櫻馬上就不管不顧了。只要閨女能借此混上中土戶籍,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師父小點算什么,別說李悠是真教東西了,就算不教,那又如何?
李悠倒是不知道只是因為一句中土,否則也得氣個半死。啥眼神啊,我這兒以后弄不好就是圣門嫡系,與之相比,區區中土戶籍,算個屁,有眼無珠。
剩下的就簡單了,一個愿收,一方愿送。只不過李悠的身份畢竟特殊,嚴格說起來兩國還在交戰。所以一切從簡,夫妻倆也沒通知外人,連自己宗門的人也沒細說,只說上次的那位大人來了。畢竟當時也有不少人見了李悠的分身,知道有這么一位神秘霸道的高手。
就在小飛舟內,柳華裳行了拜師禮,柳山櫻夫婦送了一桿法寶長槍作為拜師禮。法寶,不是胚胎,價值并不高,和當年李悠養父送的戒尺一樣,只是一個讓師父嚴格管教,任打任罰的象征罷了。
收了徒弟,李悠也不愿多待,簡單說了幾句,讓夫妻兩給柳華裳收拾了行李。就直接升空返航了。
家里事一大堆,真沒功夫在這里耽誤。而且這里是戰場,李悠可不愿意攪進去。
本來李悠也考慮過柳山櫻夫婦的安排,是不是要像莊氏父子一樣,打包送給師兄。但是到了地方,見識了一場戰斗,他改主意了。
不管他對聯國有多大意見,目前看來,聯國不能倒。劍宗現在內憂外患,大夏愿意找聯國的麻煩,正好幫劍宗減緩邊境壓力,更多的精力可以先用在內部平亂上。一旦聯國倒了,或者降了,讓大夏得到了聯國的財力支持,那劍宗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大夏那幫高手的戰力,通過觀察可是著實不弱。
所以這對夫婦作為現在聯國的主力戰將,李悠不敢動。
飛舟直入青冥,全力往回趕。飛舟內,柳華裳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頻頻掃向前面那個專心駕駛,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師父,眼中充滿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