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反思,敢于承認不足,并付諸行動,這就不再是小聰明了,而是真正的智慧了。
弟子的進步,實在是意外之喜。
李悠在傳下遁法之余,掏出了一份親手撰寫的書稿。這本是他精心為這個弟子準備的,只是如果糾正不過來,他也就不傳了。畢竟這是一份足以開宗立派的學說。
《論法》,這個弟子不像其他幾個,內心仁厚,適合儒家學說。李悠給她準備的路線是上一世得到驗證的正統路線,內圣而外王,內法而外儒。
這個世界沒有法門,雖有律法,但是漏洞百出。歸根結底還是三圣門勢大,決定天下,人治而非法治。
如果真按照李悠的設想,整體提升人族實力,人人如龍。單純的人治,也就不足以應對全新的形式。所以該是嘗試性的弄出來法家學說的時候了。
師徒一場,既然你把握住了機會,李悠并不介意送人一場大機緣,大前程。毫不客氣的說,身為開掛的穿越人士,李悠自身就是機緣。只是能不能抓住,未來能有何等成就就要看自己了。
待了半個月,把該教的教了。李悠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游心,囑咐莫訥言照顧一下楚柔桑,他就和孟師道別,獨自踏上了江湖路。
這次和以往不同,再也沒有隨時尾隨的敵人,再也不用擔心恐怖的追殺。李悠終于能心平氣和的好好游覽一下這方世界,切身體會一下所謂的江湖。
當然了,出行自然要有個目標。
目標,枯榮寺。
這個世界論起親近,對李悠來說排在前位的自然是養父母,花師,謝卓遠,還有劍六。
養父母剛見過,現在回了母親身邊,互知安好也就足夠了。花師也見過一面了,尤其現在知道了花師的隱劍其實是孟師庇護下的勢力。那么李悠也就不再擔心劍宗那邊的進展了,畢竟拜師孟師后,才算了解了這位數百年布局,下了多大一盤棋。現在沒了儒門的針對,開始展露獠牙的青云書院,在這南方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
至于謝卓遠這位師兄,現在的經歷對他來說是最寶貴的成長財富。李悠幫的忙已經夠多了,就不好再過多的介入師兄的成長了。否則反而起到反作用。還是等他正式登基的時候,再衣錦還鄉吧。
所以一圈下來,現在李悠內心最關心的,就是那個被枯榮寺帶走了的劍六。這位自己曾經的劍奴,為自己家人拼過命的親人了。
而且李悠心底還是有一絲隱隱的騷動。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一年多的日夜相伴,數次的出生入死。李悠又不是真的不懂感情的鋼鐵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