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心很急,可以想象周邊一些邊遠的小村莊都在陸續遭到毒手。而且這股毒流不加以制止的話,規模將愈演愈烈。而他現在卻無法做任何事情。
每臨大事有靜氣,越是事態嚴重,形勢復雜,首先自己不能亂。
現在哪怕李悠再用以前的辦法,暴露身份,借助大陣昭告天下。除了加劇恐慌的傳播,逼的某些人鋌而走險,其實對大勢影響極小。
這件事歸根結底是浮屠血海宗利用江湖底層對力量的渴望,利用圣門對力量的壟斷,掀起的一場革命。本質上和前世那些農民起義,誘之以利,動之以義沒有什么區別。而結果更是沒有區別,沒有成功的農民起義,只有被起義攪起的亂世,和趁勢而起的梟雄。
陳勝吳廣史書留名,最后不還是項羽和劉邦的舞臺。黃巾起義,斷送了大漢的生機,但也不過是三國宏大舞臺的小小開場罷了。隋末瓦崗山上多少英雄漢,不過為太宗培養出了數員大將罷了。
看史書的時候,可以佩服那些農民起義者,不畏強權,奮起反抗的精神。但任何一個腦子正常的人,尤其還是當今體制下的受益人群,都決不能容忍這樣的起義發生在當下。
社會的運轉依靠的是規則,有明確的,例如圣朝律法,宗門戒律。也有潛規則,不明確的,例如一些約定成俗的江湖規矩。正是這種種的規矩,保證了這個社會順滑的運行著。而這些起義者,是要破壞規矩的,他們唯一的作用,就是攪亂了一切,破壞了一切,留待英雄輩出,重整河山。
所以李悠在了解了浮屠血海宗要干的事后,就極為重視,哪怕破壞了自己游歷的進程,也要花精力,弄功法,立大教,從根子上去破壞浮屠血海宗的計劃。無知者無畏,李悠正是有了上輩子閱歷,才不敢輕視這件事。
但是這個世界的人族,顯然還未經歷過這類事情。
就像前世的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兵之初,大秦重視了么?橫掃**的大秦王朝啊,豈會在意區區幾百個農民。只是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從九百人發展到了幾十萬人,兵逼咸陽。這才引起秦二世的驚恐,急急調集驪山修墓的刑徒和邊防軍,才迅速滅了這次起義。但是后果是什么?打爛了江山,養肥了梟雄。借勢而起的項羽,劉邦等人兩年后就亡了秦。
圣朝,圣門安逸久了,他們根本意識不到,或者說不愿意去相信,這幫他們瞧不起的江湖底層,能泛起多大的浪花。
長期形成的固化認知,李悠可不覺得憑他說幾句就能扭轉過來。你是不可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只有悲劇真的發生,有了切膚之痛,那些人才會正視問題。
但李悠又不能真的等到人道淪落,大廈將傾,才出來力挽狂瀾。那也許符合一些野心家,梟雄的需要,但絕不符合李悠這個圣朝皇子,儒門嫡傳的利益。
給裘泰允留下聯系方式,李悠還是坐不住,遁光一起,利用遁法的迅捷,能殺多殺殺多少,能救多少救多少吧。
三天后,李悠一身裹挾著血煞之氣,再次回到了云夢城。
倒不是風間那邊有消息了,情報的獲取很艱難的,尤其是李悠打聽的是要命的大事,而且楚王府大世子此次來,本就是為了抓出李悠,調集了不少楚王府養的情報人士聚集在云夢城。他們找李悠困難,但防其他情報機構,倒是專業對口,密不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