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面對勢均力敵的對手,一交手李悠就發現了不同。最明顯的,斬盡誅絕這一招殺招是絕不敢輕易使用了。對方的連招招式,顯然是無數的殺戮中凝練的完美精華,絲絲相連,連綿不絕,不但沒一點破綻,且極具侵略性。李悠也只能用同樣完美的金風送爽這一招,和其糾纏。否則一旦露出一絲一毫的破綻,就危險了。
不過就這樣拼下去,李悠危險了。境界的差距,李悠根基固然深厚,對方也不是那些江湖水貨。每一次的兩刀相碰,李悠就吃了一點暗虧。
好在李悠也從來沒覺得自己在刀法上能占到便宜,他真正的依仗,還是腳下的雷龍舟。是他一直努力要把遁法融入自身戰斗體系的新戰法。正好借這塊磨刀石,試一試。
修行界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兵器靈根有著一條鄙視鏈。劍修鄙視刀修,一定程度認可槍修。槍修鄙視刀修,對劍修積極靠攏。認為槍是劍的延續。然后這三家一起鄙視其他兵器靈根,認為他們是奇兵異器。
這個鄙視鏈的起源,還是道祖和儒祖都佩劍,天然賦予了劍一些額外的意義。所以道門和儒門幾乎人人佩劍,哪怕不是劍靈根。而刀自然被他們認為是粗鄙的,無人修習。
以圣門的根基,自然造就了劍修一脈的強盛。而刀缺乏頂級傳承和頂級人才的開發,自然就弱了一頭。在普通江湖還好,畢竟刀用起來確實比劍容易,越是低級的時候,越是彰顯威力。但到了一定程度,兩者的上限差距就拉的太大了。
就像現在的第九魔王,就是典型的江湖御刀現狀。人站在地上,基本不移動,全副精力操控御刀。攻防全憑一把刀。與其說是御刀,倒不如說是把刀法當做一種術法施展。
而劍修,之前說過,但凡財力支持,自身靈魂力夠得上水平的,都會購置一把法寶飛劍,用來戰斗。而自身的劍靈根則包裹自身,人劍合一,御劍青冥。把攻擊性和靈動性發揮到極致。這才是圣門頂尖弟子們的玩法。
李悠入了青云書院,孟師是有打算讓他棄刀用劍的,畢竟劍才是正統。而刀,根本就沒有上檔次的傳承,孟師自己也不會,教無可教。但可惜,李悠已經領悟了刀意,已經沒了回頭路。孟師也就只能把儒門積累的劍修經驗全部教給了李悠,一來讓他以后收弟子,別再誤了別人的前途。另一方面也是讓李悠有個參考,希望他能研究出自己的刀修之道。
但是刀劍畢竟有別,刀走厚重,劍走輕靈,李悠為了將來教弟子,倒是學的認真,但是想用在自己身上,卻有一個最核心的問題。他的靈根是手機,既不是刀也不是劍。就一個人劍合一的關,他就沒辦法。
直到雷龍舟的出現,遁法的確立,李悠突然發現他能借鑒劍修了。
劍修人劍合一,御劍青冥,求的就是一個快和靈活。而他的遁法,借助靈氣潮汐,往復無形,豈不更勝一籌?
之前初創,還沒把握,面對宋風沙那樣的元嬰,李悠不敢冒險。但是現在,李悠覺得可以試試了。
趁著一招的間隙,雙方收刀凝氣,李悠心神一動,足下雷龍舟一閃而沒,帶著李悠突兀的出現在第九魔王身后。
抬手一揮,殘月彎刀急射而出,直撲第九魔王空虛的后方。
要是一般人,這詭異的瞬移,足夠讓其手忙腳亂了。可惜,修殺道的第九魔王雖也受影響,但是李悠出手的瞬間,心中殺意已被感知,失去了突襲的突發性。心若冰晶的第九魔王完全不受任何情緒感染,驚訝,迷惘,手忙腳亂?那是絕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