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兩門的戰況其實乏善可陳,雙方的實力完全不對等,頃刻間分出勝負結果,也沒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真正的變故在東西兩門。
這兩個城門都沒什么頭面人物壓制,也沒什么高手。
一開始的時候,零陵城的金丹高手和精銳融合還在,為了提升士氣,其中兩個術法靈根的金丹高手,一開場就出手了一擊狠的。不得不說面對這種低級的人海戰術,術法靈根有著武器靈根難以企及的大面積殺傷能力。兩擊下去,最少帶走了千余性命。
說實話,這幾個金丹要是持續的多次出手,就錢初九手下這些散兵游勇,肯定承受不住心理壓力,自己就潰散了。
但是這幾個金丹還記得文逸桐的吩咐,他們要做的只是開場表演一下,真正的任務是斷后,保護撤離的隊伍。
雖然有人看出來,這情況似乎遠沒想象中的危險。但是沒人敢冒險,他們的親人,子弟,財產,都在撤離隊伍中。相比于冒險試試能不能打退敵人,肯定還是護送更為重要。
所以隨著戰斗打響,雙方接觸了,無暇再環顧其他。這幾個金丹和精銳融合,悄無聲息的撤了,快速的追上撤離的隊伍,護住了隊伍的后方。
隨著這些高手的撤離,戰況陷入了膠著。
其實單從人數對比上來看,武當門一方的優勢是巨大的,進攻與防御的比例幾乎達到了十比一。
更重要的,零陵城深處中土,可不是鎮南關那樣雄關邊城。所謂的城墻,城門,裝飾作用遠大于防御作用。中土很多大型城市,商業繁榮,人口密集的城市,其實已經取消了城墻的設置。例如云夢城,劃分城區靠的只是幾塊界碑。
城墻是獨屬于人族的一門手藝,在和妖族的崛起之戰中迅速被開發并發揚光大。其存在的最核心價值就是揚長避短,避免和妖族強悍的**力量正面抗衡,為當時還是主流的術法靈根提供穩定安全的輸出環境。
也正是城墻的出現,刺激了機關學的發展,最終從道門中分離出來了墨門。
這個世界的城墻和李悠上一世那種青石壘砌的城墻可不是一種東西。這個世界的城墻要防御的是妖族恐怖的沖擊力,和妖族血脈神通的轟炸,區區凡石怎么可能扛得住。
正經的城墻,每塊磚石都要繪制符紋,堆砌勾連后,連接成護城大陣。現在墨門煉妖爐的前身,城防萃靈爐,瘋狂燃燒靈石,天材地寶一類富含靈氣的資源,轉換為龐大的靈氣流,通過大陣賦予城墻物法雙重防護。這才是城墻的本來面目。
這等消耗是驚人的,戰時為了生存,誰還顧得了那么多。只要能保存下來最重要的戰力,保證勝利,消耗那是不計較的。
但是近萬年的和平安定,這類城墻早就被掃進了故紙堆。也只有鎮南關一類的重要邊關,有著圣朝稅賦的支持,還在延續。內地的城市,隨著人口與城市面積的發展,和經濟考慮,老城墻早就拆了。有些城市干脆也就不要城墻了,而有些城市,則是出于習慣,覺得有個城墻更像個城市的樣子。所以依舊建了一些城墻。
但這些城墻更像李悠上一世的那種城墻,凡石堆砌,空有其表罷了。
至于為何空有其表,城墻雖高達十數米,就算融合期也很難一躍而過。但那些凡石,不含任何靈氣,一個融合期高手,就算不用法器,尋常的精鋼武器,也能輕易地在城墻上砍出豁口來。有了借力之處,一兩次跳躍,就能躍上墻頭。
所以守軍雖有一定的地利,但遠達不到李悠上一世守城部隊的那種優勢,輕松以一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