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吳地主要的力量主要分兩撥,一波是吳王府自身的力量,和召集起來的江湖力量。而另一波則是儒門和浩氣令征召來的援兵。
但實際情況錯綜復雜,千頭萬緒。
吳王李觀海,年事已高,數年之內隨時就要面臨天人五衰的來臨。已經躲入吳王府的核心,滄海納風穴中,不問世事,一心閉關。
現在的大世子李青祀早已正式接管權利數年,本來這一切都還算順利。
但突然的血災,攪亂了時局,也勾起了某些人平日里壓抑住了的野心。
吳王府六世子李青禮,本也無望繼承王位,就負責起了平日了和江湖人士的來往事宜。憑借著吳王府的背景,雄厚的財力,倒是在江湖上混出了不小的名堂,江湖人稱義薄云天小南王。
這個稱號還是挺犯忌諱的,不過他一個藩王世子,倒是無所謂。這次不少來吳地援助的江湖宗門,都是這位小南王召集來的。人多了,勢力大了,一些有的沒的小心思也就冒了出來。雖然還不敢太過明顯,但是和吳王府的府兵爭風頭的苗頭已經初見端倪。
至于儒門這邊,更亂。
主脈,書院,個人召集的聯軍,一些書院下屬的單獨勢力。那簡直是剪不斷理還亂。相互間既有從屬,也有合作,但下絆子,鬧矛盾的更多。孟師調李悠去零陵城,就是老謀深算,料定了這邊的情況,出于保護,讓李悠別趟這灘渾水。
可惜李悠還是義無反顧的一頭扎了進來,尤其感知到人道氣運的變化,李悠更不可能撒手不管,那是對自己未來大道的不負責任。
不過進入吳地后,李悠手握兩塊令牌,猶豫了一會兒。
這兩塊令牌,一塊是青云書院的弟子憑證,其中附帶了不少功能,方便程度絲毫不亞于上一世的手機。不過使用圈子只限青云書院內部。令牌中指引著當前青云書院所屬勢力的位置。
而另一塊則是李悠自己仿照青云書院弟子憑證煉制的,武當煉魔牌。可以和錢初九等武當弟子保持聯系。
錢初九零陵城退敗了以后,對他影響極大。他算是用切膚之痛,真正意識到了烏合之眾的意思。吸取教訓后,不再執著于掌控龐大的人數。而是真正的聽從了李悠的意見,把那些人當做了工具,只負責傳播功法。而他則通過煉魔牌的發放,監控這些人的發展情況。觀察考核,吸納精英,慢慢開始真正組建武當門的核心成員。
目前拉起了一只二十多人的精銳隊伍,聽從李悠的建議,扛起了抵抗血災的義旗來到吳地。一邊用實戰鍛煉隊伍,一邊緩和和拉近與傳統江湖的關系,爭取融入江湖。
不過零陵城的事,哪怕誤會解開了,但是傷亡和損失擺在那里,儒門的人對這幫江湖底層本就看不起,又有過節。排擠無處不在,混的相當艱難。所以錢初九干脆也就不在儒門的圈子里混了,投靠了六世子小南王。
自己去那邊幫忙?李悠稍一猶豫,就拉上劍六直奔儒門的地盤去了。不是不想幫朋友,但自己堂堂太子爺,哪怕不承認,跑到一個藩王世子手下打工,實在太丟人了。還不是有繼承權的掌權世子,哎,丟不起那人啊。
通過弟子令牌的指引,李悠很快找到了青云書院眾人所駐扎的下河鎮。
還未進鎮,一股鐵血肅殺之氣就撲面而來。小鎮四周十幾艘小型快速飛舟游弋巡邏,數艘中型飛舟鎮守著小鎮四方。小鎮上空更挺著一艘全副武裝,真正的墨門大型飛舟。不是那種對外出售,空有體積,戰力有限的閹割版運輸型飛舟。而是類似于當年攻打劍宗時,楚王世子駕馭的那艘青鸞焱舟,是墨門只對圣朝和圣門出售的完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