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李悠,終于出了大陣,心中也是忐忑。薛韋會不會出大陣來繼續追殺,是個未知數。薛韋對大海有所顧忌,李悠又豈會沒有。但凡有選擇,他也不愿意這么早就跑到這片未知之地。對于海族的認知,他也就只言片語的聽黑大爺說過一些。連黑大爺那樣的存在,提起大海都難掩忌憚,自己現在就跑來,實屬作死。
李悠已經很久沒出大陣了,尤其是實力提升后。這次再出來,卻有了全新的感受。
說實話,薛韋的那套說辭,有一些點李悠還是認同的。在他看來,這大陣確實是一個囚籠,困死了人族發展的激情。在保護人族的同時,也成了制約人族發展的阻礙。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相比于天道的無所不在卻又無所察覺,人族這模仿天道的人道大陣,卻有些匠氣了。
李悠前世的國家,數百年就算長壽了,這人族社會卻萬年不變。可以說是穩定,但也不得不說,由于大陣的存在,把人族封閉的保守且無志。
只不過治大國如烹小鮮,萬事急不得。李悠從未想過激烈的變革,那是最后萬不得已的手段。變革過于激烈,很容易失控,并且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極為慘痛的。即已是修行者,壽元悠久,李悠也就不是那么迫切。
他更愿意一點一點的潛移默化的改造這個人族,用一些溫和些的手段,來平穩的改變人族。
所以他弄出了武當門,幫自己傳播傳承。所以他扶持華御直,來培養一支班底。所以他努力的發掘雷龍舟的妙用,完善遁法。所以他入了青云書院,披上了儒門弟子的皮囊。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讓他的改變,避開舊秩序的排斥,穩當的鋪開,潛移默化的慢慢影響整個人族。
尤其是后來有了山河誅邪圖,掌握了人道更高的權限,李悠已經動起了改造大陣的念頭。只是目前實力和勢力都遠遠不足,時機還未到罷了。
當這樣的李悠再次離開大陣,來到外面的世界,他又有了全新的感悟。
失去了大陣的加持,按理說其實李悠是放棄了地利與人和,主動放棄了自身的優勢,實屬不智。但是面對薛韋這樣超標的敵人,那點優勢完全不足以彌補差距,李悠只得另辟蹊徑了。
輕松,這是李悠現在莫名的感覺。
沒了大陣,沒了人道那些繁雜的規矩的束縛,離開了大陣的李悠最大的感覺就是輕松。
無數感悟涌上心頭,李悠隱隱察覺自己似乎要突破些什么了,但卻有無從著手,很難得的在他的修煉生涯中,遇到了迷茫。
但這一切都隨著薛韋的追來,不重要了。目前逃命第一。
從打定主意東逃入海,李悠其實已經做好了打算。
他的依仗其實并不是遁法,從上一次被追殺他就察覺了薛韋的打算,要和自己耗耐力。要不是老姐的突破,打亂了計劃,之前那次是極為危險的。這也是李悠不得不親手把老姐送上和人道綁定的未知道路的原因。再未知,再前途莫測,也比丟了性命強。生死之外無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