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趙啕嗥他們這些李悠的弟子,修煉時日畢竟還短,一個個融合期,本就是行走江湖,積累經驗的階段。要說起來一般金丹都不是他們對手,狠起來元嬰也能殺。但是在現在這個局面下,完全排不上號了。
反觀對手,楚王及其大世子都是第一梯隊的,還有枯榮寺的枯葉和四大金剛,都是第一梯隊的高手。更重要的是楚王府作為老牌勢力,也許第一梯隊稍顯不足,但第二,第三梯隊那可是人才濟濟。
怎么看,憶盈樓一方都處于絕對的劣勢,甚至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所以現在楚王一面督促情報機構,嚴查對方每個人的身份,以防再惹出什么勢力。一方面主要是溝通各方勢力,為戰斗結束后鋪路。
是的,在楚王看來,已經勝了。動了真格,家底盡起,能抗衡的只有其他藩王。這天下除了圣門,哪里還有敵手。就算現在沒了李蔓露的圣朝,也再也無法壓制藩王了。只要確認對面道門不插手,儒門放任,區區一個青云書院,對楚王來說,需要考慮的還是事后如何給予儒門一個交待罷了。
戰斗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一直都是事后,如何給各方勢力交待,如何攫取最大的利益。這些不談攏,冒然開戰,豈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但是最讓楚王頭疼的,反而是他的盟友枯榮寺枯葉。這幫人追殺佛逆之心堅如金剛,要不是楚王緊攔著,早就甩開楚王,自己單干了。
但是老謀深算的楚王,怎么會放棄這么好的擋箭牌。說實話,有些人楚王希望他死,但并不希望死在自己人手里。背后的麻煩太多,例如孟浩遠。他還是死在枯葉手里,然后讓儒門去和佛門狗咬狗,自己討要說法去。
但是這幫人一日三催,催的楚王頭皮發麻。
一天兩天,十三日后,楚王終于理清了關系,也再也不堪其擾,一聲令下,大軍動了。
其實說是大軍,也只是相對于江湖爭斗罷了。全員也不過是三艘飛舟,近千人罷了。只不過飛舟是墨門為大客戶量身定做的頂級飛舟。這近千人元嬰高手就有數十人,余下的皆為金丹,而且都是中上品的金丹,非是湊數之貨色。
這邊一動,憶盈樓的眾人,也不得不出城迎戰。
由于修行者破壞力驚人,所以城中不允許戰斗,這是圣門的規矩。當然了,這規矩管上層,管不了底層。但低級修行者也不需要刻意控制,破壞了東西,三倍賠償就行了,反正他們的破壞力還是有限。
而正經的宗門之戰,尤其是上三門以上,正規的開戰,頗有些李悠上一世春秋戰國之前的風范。是要約定好時間,約定好地點,通常還要有第三方監督的雅戰。
第三方一般都是圣門擔任,主要任務就是確保場地公平,沒有提前埋伏。判定戰斗勝負,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見證雙方分出勝負后,簽訂文書。以及事后保證雙方按文書內容履行。
但那是之前,人族平和慣了,沒那么暴虐。才會有這么多的規矩。
這場戰爭之所以必然記入史冊,一個是圣門下場了,已經沒有人有資格擔任第三方了。另一個則是這是人族內部第一次不求勝負,只論生死的戰爭。之前都只能說是聚眾斗毆,雖說戰斗就有傷亡,但是核心目的一般都是搶占資源,利益分配。通常點到為止,很難有大量的傷亡,尤其是高手層面。
但這一次,沒有什么利益,沒有什么資源,就是單純的性命相博。不對,或者應該說利益太大了,大到不容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