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李悠認為三圣門在保護人族的同時,制約了人族的發展。現在的人族,尤其是中土的人族,就像被父母嚴密保護的巨嬰一般,完全是在渾渾噩噩度日。一切的危險和機會,都被三圣門承擔了。這是很危險的。
但這些事,李悠誰都不敢說,太叛逆了,太挑釁現有秩序了。他只不過說了一句人人如龍,很多人只當玩笑,就已經給他帶來很多壓力了。更進一步的計劃,李悠只能自己默默推進。
所以用佛祖的一個人情,和劍六拜師為交換,順利的把這個燙手山芋丟出去,李悠已經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了。
只是李悠想到佛門也不是善茬,肯定借機會有動作,但沒想到這幫和尚這么狠。
佛門,佛祖出山,親自召開審判大會,牌面怎么可能小。
而且他們選擇的地方,很有意思。既不是佛門的傳統地盤,也不是圣都這樣的人族都城。而是趙王府的遺址。
趙國,在秦國以東,圣都正北,是這次血災受創最重的地界。薛韋首徒雷滅親自出手,屠盡趙王府,建立了最大的一個血海。李悠之前和老姐一起被薛韋追殺,也是從這里開始的。
血災過后,趙國十室九空,至今還有大量血神子游蕩在野外。
佛門宣布了審判大會的時間地點后,后續的動作才更引人深思。
首先,為了確保大會的順利召開,大量各地的行腳僧齊聚趙地,清繳剩余的血神子。其次,大動土木,以保障招待之名,在原趙王府的遺址上,開始修建一座更加宏偉的寺廟。
這兩條雖然有點昭示野心,但還算說得過去。畢竟大家都明白,大災過后,就該瓜分勝利果實了,誰家還沒點動作。佛門雖然動作大了點,但畢竟占了個理字。
而且這次受災最重的是趙魏兩國,都在北方。其次的是吳越兩國,在南方。儒門現在主力都在吳越,一邊和佛門爭權奪利,一邊還要應對兩家藩王的反撲。沒想到佛門虛晃一槍,開始經營北方了。把儒門晃的有些手足無措,但又不敢輕易抽調力量。畢竟兩家藩王鬧的厲害,眼看吃到嘴了的肥肉,也不敢輕易放棄。
沒了儒門的爭奪,道門本就在李蔓露的影響下,牢牢的占據了秦地,也沒心思擴張。沒有同等級的牽扯,佛門吞下趙地,圖謀魏地的計劃,就是陽謀,光明正大的在進行。本來興致勃勃要分杯羹的各方勢力,全傻眼了。
以往圣門極少親自下場,多是扶持外門旁支,間接的占有資源。突然這樣露出貪婪的獠牙,讓江湖極不適應。說句不好聽的,很多人都已經做好了當狗的準備,卻突然發現,養狗人不養狗了,自己把狗糧都吞了。這變化有點快,實在難適應。
其實這都是信息差造成的結果,根源還在李悠。
原本中土的格局是萬年前,立國時就形成的。圣門不是那時候品格多高,胃口不好。而是當年人皇還在,親軍未亡,那是憑借實力,形成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