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見過很多,好人壞人,高手低手都有,自以為也算見多識廣。但這個人,李悠有點看不懂。
首先,也是最強烈的,李悠很熟悉,高度的自信帶來的傲氣。這點和李悠很像,所以他很熟悉。
但是剩下的,李悠就看不懂了。很矛盾,既有野心的張狂,又有對世俗的不屑。既有讀書明理的沉穩,又有近乎佛門的那種宗教狂熱。即和善卻又孤傲。一切仿佛是個矛盾體,但卻出奇的融合。這才是李悠看不懂的地方。矛盾的人多了,往往會形成心結,導致靈魂修為停滯不前。就像之前的劍六,要么繼續糾結,要么突破出來,突飛猛進。但是這么矛盾,卻這么和諧的存在,李悠聞所未聞。
而影響一個人的氣質的,主要是細想,是傳承。李悠很難想象這個人到底學了什么樣的傳承,培養起了什么樣的三觀。
李悠雖然出身儒門,但還就對儒門高層不熟,不像佛門和道門都有頗多接觸。他還就真不認識這位。好再也用不著他煩惱,自然有人介紹。莫訥言跟著李蔓露,接觸的自然都是人族頂尖的那一批人。連忙給李悠介紹,只是語氣有點詭異。
“李悠,別過去了,朱元晦,你過去還要叫師伯,估計你也沒那心情。”
好熟悉的名字,李悠稍一回憶,就想起了孟師提起的,他的大師兄,朱家長子,儒門文曲,繁星的老大,更重要的...理學一脈的創立人,自己的殺父仇人。
孟師信誓旦旦的說,刺殺先皇絕對不是朱元晦的手筆,他信任這位大師兄的人品。其實李悠只看一眼,也信了一半。此人太驕傲了,以己度人,驕傲的人都有自己的底限,刺殺這么下三濫的事,李悠自問自己做不到。
不過也就一半,這人太矛盾,他那矛盾的另一半,可就不好說了。
莫訥言很擔心的拉著李悠,生怕這小子沖動。朱元晦是上一代的文曲,赫赫威名影響至今。就連李蔓露,也只能找秦王府的麻煩,而絕口不提理學一脈。孟師更是直言打不過,怕了。
他是真怕李悠這么驕傲的人,三兩句說不攏打起來,那可就真的沒救了。
李悠拍了拍莫訥言的手,送過去一個放心的眼神。就推開了他的手,微笑著迎了上去。
“青云弟子李悠,見過朱師伯。”
那些儒生的反應如出一轍,傲然的瞥了李悠一眼,眼神中充滿了不屑。倒是朱元晦饒有興致的打量了一眼李悠。
“哦?浩遠的弟子?小孟那小子可惜了,精善教化,卻窩在那個小破地方,浪費了才情。我早就說過,小孟此生成就有限,但他的弟子必是棟梁之才。沒想到就這一句話,卻害死了他的嫡傳大弟子。九天確實可惡,回去告訴小孟,這個仇我一定替他報了。本來還擔心他一蹶不振,現在看來...不錯,繁星的經歷倒是讓他學會了隱忍。你們這幾個弟子,我都看了情報了,很不錯,加油干,切莫損了你們師父的臉面。”
這話一點毛病沒有,既是以長輩的身份,又是以孟師兄長的身份,安撫,勉勵,告誡,滴水不漏。只是劇本似乎不是這樣啊。更重要的,李悠在這番話中聽到了真誠,提起九天,那股子恨意也不假。以現在李悠的靈魂水準,想在他面前演戲,那可絕對是大奸大惡的水準。但如果是真的,他是真不知道李悠的身份么?還是真的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