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悠邪魅一笑。原本要實施計劃,心中還有些猶豫。畢竟坑的有點狠,大家關系還算不錯,下這么狠得手,李悠內心多少還有點過不去。但是你們先出招了,那也就別怪我小小的反抗一下了。
第二天,佛祖收徒,這樣的大事,自然是莊重熱鬧,江湖見證。很順利,沒人這個時候不開眼,而劍六也沒鬧幺蛾子,乖乖接受了安排。
對劍六來說,明悟了本心,什么佛門不佛門,佛祖不佛祖,什么仇恨,她現在只問這事是否對李悠有利,是否能幫她留在李悠身邊。
收徒大典結束后,劍六也就不能再被稱為劍六了,劍奴的名字確實有些低賤。佛祖賜名,以陸為姓,佛祖嫡徒,陸輕離,法號守界,授尊者位。在江湖中人的見證下,一位佛門尊者,人族高層,正式走上前臺。
其后是水陸法會,這個盛世大典要持續月余,是佛門最高規格的祭祀活動。當然,主要是佛門眾人在忙,觀禮的各位江湖代表只需要定時出席,見證盛況就可以了,輕松悠閑的很。
只是難得大家聚在一起,自然也不會真的閑著。
大家相互走動,聯絡感情,交換利益,也是忙得飛起。
經過了初期幾天門庭若市,李悠終于接見了絕大部分江湖代表,終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但是門外小沙彌通報,來拜會的人,卻讓李悠眉頭一皺。
燕王世子,李棣。
另外幾家的世子,都已經早早來訪過了。只有這位燕王世子遲遲沒有露面。李悠也很猶豫,燕王府地位特殊,這李棣也有官位在身。按理說自己應該去拜訪的,畢竟是前輩,哪怕自己人皇身份暴露,也能顯的禮賢下士。
但這個李棣是李悠除了朱元晦外,另一個看不透的人。李悠對他顧慮甚多。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野心,每個人都有。看多了歷史,李悠不相信這些藩王對那把龍椅沒有想法。就算一時沒有想法,那也是受外界影響,環境不允許。
但現在的圣朝,幾近空虛,母親和老姐占據著大位,但不過是一具沒有靈魂的分身。又攤上李悠這么一個對皇位不感興趣的繼承人。那么下面的藩王,有些想法實屬正常。
可惜,原本最強橫的秦王府,楚王府都被李悠姐弟給干翻了。剩下的幾位藩王,要么是本就勢力微弱,要么是血災受損嚴重。環顧一圈,也就燕王府兵強馬壯,最為出挑。
但短暫的接觸,李悠并未從李棣身上發現他對皇位的野心。這就很不正常了,俗話說德不配位,但相應的位不配德更容易激起野心與**。
要么這位另有堅持的道路,要么就是這位把野心隱藏的太好,以至于李悠都看不出絲毫的端倪。李悠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見一見。這位皇室一脈現在頂梁柱一般的人物,對人族還是很重要的。李悠必須摸清這個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