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眼神一凝,瞬間把握住了李棣話語中的重點。
“學我們?妖族在學習?”
李棣滿意地點點頭。
“沒錯,但不只是學,是...有叛徒,人族敗類。這話說起來,就遠了,我們有錯,圣門也有問題,當然這些人更是不可原諒。...”
李棣侃侃而談,向李悠揭開了一段被刻意塵封了的往事。
其實總結起來也不復雜,人族萬年,小學說,小學派層出不窮,在人族龐大的基數下,天才總是從各個地方冒出來,各領風騷數百年。
圣門是正統,這個地位是不容撼動的。所以那些新生的各類小傳承,紅紅火火起來后,面臨的不過是幾種下場。
要么,確實有點東西,最終被圣門吸納,成為了壯大圣門的養分。這一類大多本就是圣門出身,是在圣門理論的基礎上的創新。類似于青云書院,枯榮寺這類遍布各地的圣門勢力大多都是這么來的。
那類無中生有的全新理論,能被圣門接納的鳳毛麟角,絕大多數最后都被劃為了邪門外道,雖然沒被一棒子打死,但也受盡了排擠。
一個理論的完善與發展,需要數代人,甚至近乎無盡的投入,才能真正完善。衛青山的兵家,要不是李悠橫插一手,其實離著完善還差的很遠。
所以圣門對付這些邪門外道的手段,堪稱無恥。一方面并不趕盡誅絕,彰顯仁慈。一方面卻全方位的壓制其收徒的機會,尤其是一些天才弟子的接納。讓其沒有發展的機會。再好的創意,再優秀的思想,落在一幫庸才手里,也只能變成急功近利,片面而激進的思想。
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李棣說的就是三千年前,一位天才的誕生,引起的一場災難。災難霍亂至今,影響深遠。
三千多年前,有一個小宗門,一個被壓制到不起眼的小小邪門外道,自然宗。這個宗門的創始人是個天才,憑借道門一些不被控制的淺顯典籍中的一些話語,硬是領悟出了一條道。
道門說,道法自然,師法天地,天人合一。這話單拎出來都沒問題,時常掛在道門弟子嘴邊,堪稱裝逼利器。但這些話背后都有著完善的一套理論體系在支撐,單憑這幾句話可形不成什么傳承。
但是天才的思維,又豈是凡人可以理解的。這位就憑著這三句話,硬生生自己編出了一套理論。著書立說,留下一冊《自然合道典論》。他的核心思想和現在的人族背道而馳,竟然提出人族和妖族融合,共同發展的思想。
而李悠熟悉的龍雀帝國,就是受此影響,建立起來的。
這么危險的思想自然受到了圣門的打壓。畢竟現在圣門的地位,就是帶領人族,反抗妖族,抵抗妖族換來的。融合了,和平了,圣門的統治還不就失去正當性了么?
明面上被打壓下去了,但是暗中,卻有幾個忠誠的信徒,還在傳承著星火,期待有一天,能有一個真正的天才,接過星火,把其發揚光大。狂信徒的堅持是讓人震撼的。而這份堅持,只過了幾百年,就換回了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