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直言不給,則必然落下一個不重視東北軍務,漠視戰爭的名頭。李悠相信,后面還有后手等著自己呢。
用心險惡啊!李悠不知道李棣是故意的,還是真的迫于戰爭壓力,心直口快,張嘴就要。但是李悠更愿意相信,身居高位者,沒有一個是簡單的。這還是佛祖剛剛給他上的一課呢,要不是本就留有后手,就公審大會上區區一個座次,就把李悠逼的十分被動了。
不能給又不得不給...那就只能甩鍋了。
李悠臉上浮現出一股不自然的尷尬表情。
“那個...護帝軍啊。你這么說,我確實了解了北方戰事的緊張。按理說,支援邊關,也是應有之意。只是吧...”
李悠欲言又止,臉上的尷尬之色越來越明顯。
“罷了,你也是明事理的,我也不怕丟人。這支軍隊...我調不動。”
李悠說話含含糊糊的,留出了巨大的想象空間,卻不說具體原因。
李棣面色不善,低吟了一會兒,似乎下了什么決心。
“我明白了,不就是皇位嘛。其實李帥多慮了,秦王府她親手解決了,楚王府也被她的后手解決了。原本還有些關隘,卻被這一場血災,死的死,傷的傷。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藩王中,能影響你上位的,也就我們燕王府有資格了。其他幾位,除了過過嘴癮,一點實際的動作都做不了。你調不動...那就是那個主帥華御直看來是李帥的親信。你要想掌控軍隊,看來是有前提的。帝位?明白了。我可以表個態,燕王府全力支持你上位。”
誤會,就是在情報不對等的情況下產生的。李棣自以為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系,李悠自然樂的順著他的誤會,把這件事拖下去。
這倒不是李悠不重視燕地的戰爭,而是他并不能完全信任這個李棣。一切都是他自說自話,李悠對北方形勢兩眼一抹黑。這種情況下,把華御直送過去,才是真傻。
而且李悠對李棣的情報來源還是心有芥蒂。
當時的戰場,只有三方人,李悠他們這邊的人,楚王府的人和佛門的人。李悠信任長孫冬岐,也更信任自己弟子柳華裳的能力。情報極大的概率不會是自己人這邊泄露的。楚王府的人現在已是階下囚,更是被嚴密控制。
佛門的人?佛祖這是連環坑,真不怕自己心生芥蒂么?真當自己脾氣這么好?但這對佛門又有什么好處呢?
不對,還有一個第四方。
九天!
九天的人既然能深入到大師兄身邊,瞞過大師兄這位偽裝大師,在戰斗的關鍵時刻引爆炸彈,打破戰局平衡。那會不會還有其他的人沒有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