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說出那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的時候,心學也就成了。
李悠抱著書本求理,那還不正是誤也。
這些道理,李悠其實懂。上一世互聯網信息大爆炸,真想得到知識其實并不難。難的不過是知易行難。
上一世,網上其實就有高人指出,學心學其實不需要看那些語錄,多看一些王陽明的生平,看他是如何面對起伏的。能從中悟出些什么,才是真的學到了心學。
但是一個悟字,卻也正說明了的真傳的難度。
就像李悠,明明讀一讀那些語錄,按照要求約束自己,就能如此高效的養氣,提升靈魂。那又何必去勞心勞力的悟呢?
當然了,悟也是要基礎的。倒不是說李悠之前的學做了無用功。李悠一直的問題只是學的太順利了,積累的早已足夠,只是缺乏那么一個動機,去逼著自己悟罷了。
沒想到機會就這么猝不及防的來了。
當萬丈雄心一瞬間被擊的粉碎,巨大的落差,雖然不是**上的危機,但卻是心靈上的一場巨大危機。李悠面臨的不過兩條路,要么從此一蹶不振,再難激起什么雄心壯志。回去以后老老實實呆在中土,在人族的一畝三分地憑借積累,過點安穩日子。
要么就不屈不撓,把眼光放長遠,腳踏實地,不被眼前似乎不可逾越的天塹所嚇倒。只要還在向前走,就是勝利。
這個時候,李悠內心涌現的卻不再是心學那些充滿哲意的語錄,也不是其他書本上那些方正的文字。而是前世祖國那幾十年,自己親身參與部分的國家崛起,民族復興。
尤其是九幾年到新世紀的那段飛速變化的時光。親眼看著從國外的月亮就是圓,到不知不覺站了起來,充滿了民族自豪感。曾經的差距是幾乎讓人絕望的,但還是追上來了。親身經歷了那段時光,才更覺得偉大。
有些絕望,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更珍惜守得烏云開的那份珍貴。有了這份種子,李悠的低落并未持續太久,心理路程雖然漫長,但是眼神中的迷惘去不過持續了分分鐘,就被一絲堅定取代了。
咦?
黑大爺疑惑的看了一眼李悠。
“小子,我怎么感覺你變了?”
李悠龍臉上咧出一個燦爛的笑容。
“變什么,本心不動,不過是丟掉了一些垃圾罷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跑了這么遠,神都殺一個了,沒點成長還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