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時間維度
1432年,泰繆蘭第一座以奧術驅動的飛空艇彈射裝置在愛士威爾建成。
其名為“格林德沃之眼”。
在此之前,飛空艇已經問世了四百余年,這種由高壓蒸汽煤爐產生動力的載貨型氣球是帝國發明的戰爭兵器,其主要用途就是代替容易被海軍攔截的船只進行遠洋運輸,實現跨大陸作戰的能力。
后來飛空艇的浮空技術被東國拆解,時鐘塔與東國財閥們開發出了更為先進的奧術驅動型飛空艇,其跨越大陸所需的飛行時間從五個月縮短到了三個月,而且因為燃料從煤油變成了奧術矩陣蓄能,不再需要騰出一半船艙來儲備煤油,運載空間大大增加,這項技術也逐漸可被民用。
但哪怕過了三四百年,飛空艇都不算普及,其核心原因在于速度比起火車并不算快,而飛越大陸的費用又遠高于船票,飛空艇因此只在富人和上流階級中可用,直到格林德沃之眼的出現——
從南大陸到東國群島只需要一天時間,那飛空艇三四倍于輪船票的價格還算貴嗎?
飛空艇傳送塔當然不只有簡單的彈射功能,如果力大磚飛就能讓飛空艇加速,那各國早就在飛空艇尾部安裝各種奧能推進器實現航天科技了,這其中還涉及到飛空艇機身能否承受住如此高的加速負荷,如果像火車一樣用全金屬來提升機身強度,升空和動力又會成為問題
無論在任何文明,材料學都是限制發展力的一大瓶頸。
能夠抗住高加速負荷的飛空艇當然也有,但那已經屬于奧術器的范疇,造價會高昂到根本沒有實用價值。
“當前奧術界的主流防護手段有兩種——”
安庫亞嚼著戒煙說道:“用奧術搭建物理屏障,或者搭建空間屏障。”
“早些年的高速飛空艇用的都是第一種方案,在飛空艇的艇上塞滿各種強化矩陣,不計成本的用煉金材料搭建框架,據說帝國奧術院和時鐘塔都造出過試驗性高速空艇,奧術屏障打開后能承受近一千五百公里每小時的加速度,從北大陸飛到南大陸只要十五個小時.”
“但是后來發現這么飛一趟的成本比使用傳送陣還高,這種高集成度的飛空艇沒飛兩趟就要維修,這件事便不了了之,時鐘塔的原型機賣給了南大陸的收藏家,而帝國則轉去研究動力更猛的什么.內燃機?研究了一兩百年都沒啥突破,技術有瓶頸”
聽到內燃機時,奎恩眼眸微微一動。
沒錯
他在這個世界感到的文明違和感,正與科技發展有關。
雖然充斥著怪力亂神,但與超凡相關的神秘被神教與政府牢牢掩蓋,而奧術更偏向于學術,奧術師們與奎恩刻板印象中的西式魔法師很不一樣,要更為開放和嚴謹,對待發明與發展持歡迎態度,這理論上來說更會促進科學的進步。
人口充足,社會上的保守主義和封建思想并不嚴重,資本主義更是蓬勃發展,南北大陸之間也存在著軍備競賽級的分歧對峙,再說還有數百年一次的魔王軍威脅
可是,泰繆蘭的科技水平就像限死在了蒸汽文明一樣,已經數百年未曾改變了,愛士威爾就是一個超級放大版的十九世紀后半葉倫敦。
按理說當蒸汽機出現后,內燃機也會很快誕生,物理化將被材料學倒逼發展
可奎恩卻見不到任何與現代沾邊的科技。照明有燈,但卻是瓦斯燈;拍照有相機,但卻是純機械快門的黑白膠卷相機;燧發槍出現已有數百年時間,可至今仍沒有半自動步槍和導彈
絕對不是這個世界人類腦袋太笨的原因,奎恩對工科雖不算感興趣,但作為受過現代教育的尖子生,他對工程學也算有一定了解。從這個世界的一些機械結構,比如鐘表、工廠的生產線、乃至一些機械假肢——這些純依靠齒輪與彈簧驅動的機械復雜程度一點不比地球科技差,可為什么像半自動扳機這類又簡單又有龐大需求的發明就研究不出來?
安庫亞接著說道:“格林德沃之眼是第二種方案——空間防護。”
“空間.防護?”
奎恩雖然近來一段時間奧術理論水平突飛猛漲,但對于空間魔法這類沒有邏輯可言又依靠所謂“想象力”的東西仍然摸不著頭腦。
“簡單來說——”
他舉起魔杖,隔空畫了個圈,被星體儀投射在天板上的圖紙便多了個圓,圈起一塊罩子一樣的東西。
“傳送塔的原理是將飛空艇裹進一塊臨時的空間中,然后對這個空間施展加速,將空間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