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人生路(下)
關上車門后,夏日的一切喧囂都被隔絕在外。
千萬的售價不止能換來一個讓所有前車避讓的車標,還有超過一百三十公斤的隔音材料,勞斯萊斯的車廂內比圖書館還要安靜十分貝,這讓少女能聽清電話那端的聲音。
她聽見爸爸在欣慰的笑。
彌雨桐有個好爸爸。
她媽媽是江海市一名小有名氣的女星,演過幾部不溫不火的電視劇,還上過江海電視臺的早間新聞頻道,不知怎么就看上了學歷不高、出身貧寒的男人。后來有了孩子,產后大出血撒手人寰,留給女兒的只有幾本相冊和一個還沒領證的爹。
在媽媽去世沒多久,老爸又找了一個。他那時還沒發跡,公司剛剛初創,整天忙得不著邊,根本沒空帶一個還不足月的嬰兒,娶得說是老婆,但實際是找了個帶娃的年輕月嫂。
后媽對她很不錯,無論各個方面都是如此。哪怕后來有了弟弟,后媽也將她看得比兒子重,無論做什么都先想到女兒——這或許和老爸有關,他學歷不高,但卻沒有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后媽是個聰明的女人,知道丈夫不會做二選一,如果她敢鬧會被毫不猶豫的踢掉,才安心當個帶娃的富太太。
大概在兩三歲時,爸爸的房地產公司拿下了江海市的八個地塊。誰也不知道一個農村青年是哪來的人脈,哪來的資金,但所有人都笑他拿錢打水漂,買城郊放牛種草的破地。
可當轟轟烈烈的環保治理開始,江海市工業區規劃確立后,那幾塊破地便成了偌大城市中為數不多能蓋廠房的地區。
在所有人都傻眼了,疑惑這究竟是狗屎運還是真的如此有前瞻眼光。
因為地皮上沒人不涉及拆遷,在工業區其他地產公司還在因補償款與農戶協商時,老爸的工業園區開始一座接一座的落地。
同行們都勸他將建好的工業園區賣掉,趁著能賣高價回籠資金,然后去拍其他地塊滾高槓桿賺錢——這是當時所有房地產企業的做法。但老爸沒有選擇這么做,他除了必要的資金回籠外,地段最優秀的幾座工業園一座都沒有賣,那是個時機就是黃金的時代,國內外巨頭為了部署江海的生產基地,開始搶破頭和他談租約,而他的開價很簡單——
以行業資源換廠房。
當到了彌雨桐的高中年代,一個涵蓋教育、物流、新能源產業、地產與零售的巨無霸企業已經屹立在江海之上。
老爸成了經常登上各類財經節目的傳奇,連他的農村背景也成了傳奇故事的一部分,時代造英雄,一個出身低微的農村青年站到江海之巔的故事不就是經濟騰飛的縮影么
這個時候,已經沒人在意那位商界傳奇買地皮蓋工業園區的錢是哪里來的。
商會會長、代表、名譽校友、英國爵士、慈善家
而在彌雨桐看來,老爸就是老爸。
他很和善,一點架子都沒有,喜歡笑瞇瞇的開女兒玩笑,在女兒鬧脾氣的時候,他會將鼻子頂成豬的模樣道歉告饒,會在圣誕節穿上紅衣服往兒女床頭放球鞋和包包
彌雨桐從小到大的每一次家長會,老爸都從未缺席。哪怕是平日放學,他也會抽空開車來接,然后帶女兒去吃老婆很鄙夷的肯德基或薩莉亞。
她總覺得老爸是將對已故母親的愧疚與感情都加注到了自己身上,老爸對弟弟可沒有那么寵溺,有時甚至比較嚴格。她不清楚老爸對母親的情感究竟是怎么樣的,老爸在外頭很是風流,風流到連她這個女兒都知道經常有各種各樣的女人進公司老板辦公室,而后媽裝作看不見,自得其樂的維持著家庭。
人無完人,這是個壞缺點,彌雨桐也因此煞有其事的找父親談了好幾次,他總是壞笑著說那都是朋友,不存在婚外情。彌雨桐也沒辦法,她很難生氣的起來,畢竟除了缺點外,老爸還有更多優點。
他是個很有愛心的人,建了三四個慈善基金會——並非那種試圖避稅的富人工具,而是貨真價實在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