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爺子不愿意坐飛機,他想坐火車看看闊別幾十年的祖國。
貴客的要求當然要滿足,上面直接在羊城開往江南的列車上安排了一節車廂,務必讓老先生滿意。
宋華年、宋鶴亭和宋敬亭都是在中國出生、長大,重回故土自然感慨萬千。
他們離開的時候戰火紛飛,到處都是斷壁殘垣,現在雖然縮減支出都是灰蒙蒙的,站臺上的行人衣著也很素樸,但人們臉上的笑容是真實的。
祖國已經走出了戰爭的陰霾,正在走向光明的未來,小輩們沒有太深的感觸,長輩的心頭卻是難以言喻的感動。
尤其是宋華年,他沒能出生在一個和平年代,才更加希望祖國能夠強大起來。
這是他女兒為之付出生命的事業,如今能親眼看見,也算全了他多年的思念。
他忍不住看向身邊的顧清野,外孫也走上了和女兒一樣的路,都是好孩子啊,可他的心怎么這么疼呢……
顧清野的手一直被老人家攥著,一路都沒松手,布滿皺紋的手掌傳來源源不斷的溫度。
他從未享受過長輩關懷,喬山村那對“父母”不曾,遇到顧伯淮時他已經不需要了。
如無意外,這個老人以后會是他的親人,他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親人。
“孩子,怎么了?”
宋華年笑容慈祥和藹,情緒逐漸平緩之后他也回到了儒雅沉穩的模樣,只是對于顧清野,他更像一個普通的、關心孫輩的老人家。
“沒什么。”顧清野輕輕帶起嘴角,他還是不習慣和長輩交流。
宋華年也看出來了,這個孩子不是個多話的人,不想說就不說吧,無所謂。
在無人照看的地方,外孫獨自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軍人,除了驕傲、自豪和心疼,再沒別的了。
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子如此優秀,錦書泉下有知一定會很高興的。
江南地界早就得到通知有外商回來祭祖,嚴陣以待,火車到站后,接待隊伍又長了一截。
不過宋華年不管這些,他依然和顧清野待在一起,再加上小尾巴宋韻卿,三個人墜在隊尾。
宋家從明朝年間就在江南繁衍生息,宋華年這一支富貴了好多輩,雖然起起伏伏,卻一直是江南大戶。
只是因為三代單傳,到宋華年出生時宋家名聲并不如祖輩那樣顯赫,但家底到底多厚無人能知。
這也是為什么宋家大小姐看上一窮二白的顧伯淮那么多人驚掉眼球。
不是普通的門不當戶不對,這是泥腿子娶仙女,神話傳說才會有這么不合理的劇情。
宋家人離開時不動產沒法帶走,宋華年便把帶不走的家資全部捐給了組織,無論有沒有用,只當全了自己的慈父心腸。
這次知道宋家人回來,當地正文府咬咬牙心一橫,把宋華年當年捐的依然完好的不動產整理出來,該清退的清退,辦公的全遷走,找出地契準備還給宋家。
他們還早早派人去了宋家老家,把祭祖的路線清掃干凈,還組織當地村民把祖墳附近的雜草都清理干凈。
好在村子里大多是宋家后裔,祖墳一直有人看顧,村民們知道對宋華年要攜家人回來都很高興。
宋華年有些吃驚,沒想到會受到如此禮遇。
當年宋家在風雨飄搖之際遠走他鄉,他知道保全家小不是錯,但偶爾午夜夢回,也會夢到祖宗指著他鼻子罵逃兵。
雖然女兒付出了性命,但這份大禮他受之有愧。
“這些我不能收,當初捐出去就沒想過再收回來,只當是宋家對家鄉的微末貢獻吧。”
官員有些著急,精心準備的大禮送不出去怎么行。
“宋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