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吃完豆腐腦,然后把碗遞回去。
那攤主收起碗,遞給旁邊的女兒。
這家小攤分成前后兩部分,后面是女兒在負責洗碗,前面是老父在招待客人。
“現在馬上就要天黑了,我們也要收攤了,現在進去找客棧怕是來不及了,客官可有地方住?如果不嫌棄,可以來我家將就一晚。”
“這恐怕不方便吧?”高見看了一眼那小女兒,也是十五六歲年紀。
那攤主則笑道:“窮人家孩子,哪有這么多規矩,菩薩都說積德行善哩,最近妖魔鬧的厲害,在外面沒住的地方,很是危險,我家貼了門神,拜了牌位的。”
“多謝老人家,只是我已經定好客棧了,不缺住處,對了老板,你這剩下的豆腐腦只有五六碗了,要不都給我包圓了,我拿回去給人吃。”高見馬上說道。
“好嘞!那就多謝客官了,也好讓我們父女兩個早點回去,她媽還在家里磨豆腐呢,我早回去也能早點幫她。”那攤主笑道,然后把剩下的豆腐腦都給高見包圓,還額外送了許多炒黃豆。
高見提著豆腐,搖了搖頭。
不管怎么說,寧泰縣城這般模樣,肯定也還是好人居多的。
提著豆腐腦,高見抬頭,看向了上面牌匾上的‘寧泰縣城’四個字。
握刀之后,心湖澄凈一片。
高見這一次,清晰的映照出了那四個大字上的神韻。
這一次,高見感覺自己好像變成了神。
說是神也不太對,反正……他感覺到自己的魂魄飛出了身體,朝著天上飛去。
飛到一半,他往下看去。
他看見了……整個寧泰縣城。
整座城,包括城墻外面的市郊在內,方圓十余里。
城墻皆石壁.墻內雕有飛云之狀。
四邊城墻,各開四道城門,從城門進去,兩邊皆居民宅子。
往里走幾步,分成東西南北四個大街,四個大街中心便是內街,內街中央,就是縣衙。
縣衙內……怎么沒看見縣令?
東街是衣物布匹,雜貨首飾香燭雜手藝之類,西街是客棧車馬,便宜的飲食果子,雇覓人力,各種工匠,高見就住在這里。
南街是牛馬菜蔬鮮肉,他甚至還看見了正在南街買馬的白平!
北街是樂坊青樓,高檔酒樓食肆珠寶一類,粉墻細柳,香輪暖輾,不像是窮人能來的地方。
而內街,則有書院,教習場一類練功的地方,可以在這里看見諸多幫派門派的弟子,都在勤練武藝,打熬筋骨。
人極多,極雜,東一堆,西一簇,好生熱鬧。
但所有的一切,落到高見眼里,卻又不顯得雜亂,就好像他清晰的摸到了這座縣城的脈絡一樣。
或者說……在牌匾上寫‘寧泰縣城’四個字的人,他清楚的摸到了寧泰縣城的風土人情,匯于筆上,然后這些神韻,被高見全盤接收了。
他飄在半空,感受著所有的一切。
有什么東西,似乎正在匯聚。
這座城市,好像活的一樣,拉車的馬夫,送貨的伙計,吃飯的食客,在家做飯的居民,裊裊升起的炊煙,拉大糞的,念書的,練功的,做菜的,哭鬧的,打孩子的,賭錢的,全都在這座城市里默默的運轉著。
先前賣豆腐腦的小販,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許多人都是和他們一般過活的。
周十余里,戶萬計,如錦繡春,繁華富庶,五谷桑麻,六畜圍饒,一片祥和。
有了他們,這整個城市,一下子就活了起來。
城者,盛受民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