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隊繼續出發,大家的心情現在都挺放松的。
很難不放松啊,這一路估計根本就不可能遇到有什么妖物能夠撼動這個商隊。
想要覆滅這一支商隊,起碼得有個三境以上的妖怪,帶著一大堆二境妖怪吧?
那這種超級妖窟,肯定早就被人滅掉了。
倒不是因為什么為民除害之類的,純粹是因為三境妖物還蠻值錢的。
為人服務的事情很少有人做,賺錢的事那就是一堆人搶著做了。
沒有了危險,暫時也沒有需要做的事,出于無聊和檢測自己現在的水平,高見則給自己找了事情做。
他正在推演。
高見想要嘗試用剛剛那位三境出手的瞬間暴露的那面圓鏡,推算出那位三境的跟腳。
這很難。
但是,很有意思。
玄化通門大道歌是一門非常廣博的功法,高見知道,那把八十幾位功法的創始人,并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創造了一門功法。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神朝皇帝是不會召集他們的,畢竟開創功法不算什么,高見自己都能半抄半改的整出一部似是而非的一境修行法呢。
準確的說,這八十幾位,是一個‘流派’的開創者,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思路,這個流派的許多功法,都得是從他們這里發源出去慢慢改進的,算得上是某一種類別的‘祖師爺’。
而且,這些思路,玄化通門大道歌里面,都有,只不過是按層數分了階段而已。
高見現在掌握了第三層,也就是說,三境以內的這些可用思路,上面都作為‘課外研究’記上了。
對八百年前的太學生來說,這些是可選項,自己看看自己喜歡的學學就可以了,不做硬性要求,不計入成績。
可對高見來說,他已經全部記下來了。
既然記都記了,用一用也沒什么問題吧?正好現在嘗試一下。
那么……
形態是圓形,必為圓而不方之器。
再看其中的組成零件的方式,似乎也有規律。
幾個大零件等于幾個小零件。
五尺,謂之墨;倍墨,謂之丈。
倍丈,謂之端。倍端,謂之兩。
倍兩,謂之疋。五疋,謂之束。
如果按照這個比例去測算的話……
還真是,對得上,也就是說,那面并不能反光的圓盤,實際上,上面的各種符文和零件,是度量衡的標志。
這種標志是為了什么?
什么東西上面會刻錄度量衡呢?
翻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