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他才知道,當初,那些一境以上的工頭,在他們面前作威作福的工頭,只不過是有資格去內城辦點雜事而已。
他真正握住這十來萬力工的賬本的時候,才知道,對工頭來說,一個碼頭一年能剩個兩三金的利潤落到手里,已經算多的了。
外城上千碼頭,有個兩三千金左右的凈利潤,這是一整年的。
但算算流水呢?
上千碼頭,十萬多人,一人每天吃十錢,一天就要吃掉百萬錢,每天光吃飯都要吃掉一百金。
一年下來,十多萬張嘴巴,吃飯就要吃掉三萬多金。
如果算明白上千個碼頭的所有進賬和各方面的開支,一年下來要有十萬金以上的流水!
這是多大的一筆進項?為什么落到工頭們手里的只有兩三千呢?
甚至,這兩三千金,這還是工頭們不斷克扣,不斷壓榨的結果,結果每個工頭一年下來,落到手里也不過二三十金,才夠他們一百多個一境修為的工頭每個分點。
剩下的超過九成的流水,利潤,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案是,都被內城掙走了。
碼頭上下打點,要靠內城的關系。
每天吃飯的糧食運作,要走內城把握的渠道。
這些商會運貨進來,要走內城的審批。
沒了內城,你什么都做不到,你根本沒辦法去做生意。
如今,規則其實沒有變。
李俊為了讓力工們能夠安穩的做生意,一樣要交這么多。
實際上,李俊可以執掌現在的生意,除了有高見和水公子的關系,再加上外城百神,能鎮得住宵小不來挑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內城默許了。
只要外城的碼頭每年給他們貢獻的賬目還是那么多,那么他們對于工頭和力工們的權利更迭,內城的老爺們都懶得抬眼看。
錢到位就行了,至于誰在辦事,不重要,最多問一句:“換人了?”
李俊當時的回答是:“是,換人了,老爺。”
“噢。”那位貴人點了點頭,就再也沒有問過了。
根本沒有人在意外城的小小風波,內城人根本無所謂到底是誰在執掌碼頭。
因為不管是誰,都無所謂,一切最終都是握在內城老爺們的狗繩上的。
甚至,就這樣,李俊還是戰戰兢兢,他知道自己根基不穩,其實是站不住的,很多人想著碼頭的事情呢。
現在之所以立得住,是因為水公子在明面上‘罩著’,盡管李俊沒見過幾次水公子,可他知道,自己的安穩是高校尉在前殺了工頭和曾經的百神立威,現如今的百神撐腰,幕后還有水公子打了招呼,才能發展的這么順利。
但就在這么順利的情況,他每個月的預估了之下,發現,就算在他手里,各個碼頭上極大的減輕了原本纖夫力工們的內耗的資源,還因為沒了競爭,所以在很多生意上抬了一些價格,可年底落到手里的一樣只有兩三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