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這么看的話,世家和百姓是一個陣營的,胡人是外敵,勾結胡人,自然就是勾結外敵,要殺頭的。
但是,世家真的是友軍嗎?對百姓來說,事情可不是這樣。
百姓是莊稼,是豬狗,是要被整個世家收割的資糧,都是預備的靈材,而胡人在這個方面來看,或許還要比世家都更好。
顯而易見的,楊凌是后面的情況,他認為胡人是友軍,而不認為世家是友軍。
說實話,這個態度,讓高見有點驚訝。
楊凌這樣……也太,先進了。
在不同社會形態中,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具有普遍性,而國家意志通常來說,都是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其敵對關系往往反映著統治階級對于被統治階級的復雜局勢。
地方豪強兼并土地、隱匿人口,削弱中央集權。
族門閥壟斷官職,架空皇權。
秘密結社宣揚反朝廷思想。
游牧民族南下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生存資源爭奪,以及華夷秩序下的文化正統之爭。
這些都是神朝體制下不斷發展的矛盾,每個地方都有人覺得自己才是主要矛盾。
邊關,所隔絕的,正是國界上的矛盾。
而楊凌準確的抓住了這個破綻,提出自己的解放事業具有超越國界的共性,神朝的壓迫使得各國和百姓實質上面臨相似的生存境遇,這種客觀現實為楊凌的行動提供了物質基礎。
在分析敵國概念時,需要區分階級和民族,楊凌反對將特定民族整體視為敵人,而主張區分壓迫者與被壓迫者。
并且,他還旗幟鮮明的提出了真正對立的是壟斷了修行體系以及大部分靈材的神朝與全世界其他勢力之間的矛盾,由此吸引到了一大批人前來支持他。
不得不說,楊凌在這方面,甚至走的比高見還遠,高見到現在都不曾打出過自己的旗幟,而楊凌卻已經能夠提出一套完整的綱領來指導麾下的其他人進行成體系的反抗了。
只不過……高見卻并不怎么認同對方的理念。
“你真覺得,胡人是盟友嗎?”高見再度問道。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