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友答:“我如今在冥府當差,要去南村勾攝魂魄,正好同路。”于是兩人同行至一破屋前。鬼吏:“這是文士的屋子。”學究問何以得知。
鬼吏道:“凡人白晝奔波營營,性靈被遮蔽。唯有睡時一念不生,元神清明朗徹,胸中所讀之書,字字皆會吐出光芒,自百竅而出,其狀縹渺繽紛,爛如錦繡。學問深厚,青史留名者,神光上沖霄漢,能與星月爭輝;次一等的光芒數丈,再次等的數尺,依次遞減,最差的也如螢火蟲般能照亮窗戶。這種光芒人看不見,唯有鬼神能見。這屋上光芒高七八尺,所以知道是文士居所。”
學究于是問:“我讀了一輩子書,睡著時光芒有多高?”鬼吏囁嚅良久,才道:“昨天經過您的學堂,您正午睡。看見您胸中有高頭講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經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都化為濃黑煙霧,籠罩在屋頂上。學生們的誦讀聲,都像是從濃云密霧中傳來,實在沒看見一絲光芒,不敢胡。”
學究聽后怒斥鬼吏,鬼吏大笑著離去。
這雖是笑話,卻道明了神光乃元神本性、心性顯化之奧妙。
而此時,高見身周顯現的神光,初時僅有七八尺,如同那破屋文士。
然而,這光芒并未停滯。
他讀書不少,心思更是透明,此刻心神愈發澄澈空明,那光芒竟開始節節攀升!
光芒突破一丈、兩丈……如同積蓄了足夠力量的泉眼,噴薄而出!
四五丈!
神光燦然,雖不及上燭霄漢之境,卻也已遠超尋常文士,在這幽暗死寂的地獄裂縫深處,宛如一盞悄然點燃的明燈。
這光芒,非精氣所化,乃是他元神真性、意志心念的直接顯化!它穿透了肉身的重傷與枯竭,在這絕對的困境中,為他開辟出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
神光映照之下,他心腦之間那縷冰冷的魔氣痕跡,似乎也微微顫動了一下。
高見確實是個極其熱衷學習、善于鉆研的人。這神光,雖借文士典故闡明,卻并非讀書人專屬,更與天神無關,它本質是“心神之光”,是每一個智慧生靈其思維深度、專注程度與心性修為的直觀映照。
凡人所思所想,所執所念,皆會在這玄妙的層面留下痕跡,顯化為光。
讀書明理,格物致知,因深入思考而靈臺清明,故神光璀璨。學習,確實是系統性地錘煉心智、增添神光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然而,絕非唯一途徑。習武練功,臻至化境,一招一式皆蘊含神意,其心志之堅、感悟之深,同樣能煥發強烈神光。
匠人鉆研技藝,于方寸間追求極致,心神沉浸其中,亦有點點靈光閃耀。乃至各行各業之精英,但凡對其領域投入極致的熱忱與不懈的磨礪,心無旁騖,精益求精,其心神之光便會在無形中積累、顯化。
尋常人神光不顯,是什么做什么都不深,學習不求甚解,及格就行,練功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神光自然不顯,心念散亂,凡事淺嘗輒止,心志未曾得到真正的錘煉與凝聚。
而那些天生聰慧、悟性超絕之輩,即便看似慵懶,其思維活躍,靈性天生,亦常有神光乍現,此為天資。
高見,便是這等天賦異稟之人。
更難得的是,他絕非僅憑天賦。無論是讀書學習的時候刻苦攻讀,還是穿越后于武道修行上的亡命拼搏,他都投入了驚人的專注與努力。
每一次生死邊緣的感悟,每一次對力量本質的思索,都在無形中錘煉著他的心智,打磨著他的元神。
此刻,在這絕境之中,《心燈照影經》如同鑰匙,打開了他體內那早已積蓄深厚、卻始終未曾被真正引動的寶庫!
他的神光,豈會僅僅停留在四五丈?
光芒繼續暴漲!
五丈、六丈、七丈……十丈!
還在繼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