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
王奉揮揮手,部隊令行禁止,立刻停下行進腳步。
跳下馬,快步走到隊伍前方。
一陣引擎的轟鳴聲傳來,衛立煌走下吉普車,看著面前的年輕面龐,不禁贊賞道:“當真是英年俊朗,虎虎生風啊!”
王奉走上前,敬了個軍禮:“衛司令過獎了!”
鄭延珍靜靜地站在在一旁看著兩人。
二人敘談他插不上話。
王奉轉過頭:“這位是?”
衛立煌介紹道:“獨立第5旅旅長,鄭延珍,目前在忻口鎮駐防,隨我一起在前線督戰。”
鄭延珍腳跟合攏:“長官好!”
王奉恍然大悟。
鄭延珍
他前世有些印象。
此人是一員虎將,作戰悍不畏死,本應在爭奪金山1300高地時陣亡。
目前來看,獨立第5旅尚在忻口鎮駐扎并未投入一線戰斗。
衛立煌拍拍王奉肩膀:“城外危險,有什么事進城再說!”
他雖然早年參與過軍閥斗爭,但現在統一戰線形成,他一向主張各派系放下偏見,團結一致,之前并未因王奉的晉綏軍身份而給他穿小鞋。
反倒是在收到南懷化村,陽明堡機場大捷的戰報后,先于南京政府的任命書前,便決定了給暫一旅撥發補給。
只不過是電報發出的時間稍晚了一步。
王奉微微頷首,轉過頭示意謝爾蓋,示意他率領部隊在城外駐扎。
隨后上了前來接應的吉普車。
衛立煌留意到王奉身后的謝爾蓋,頂著一副洋面孔。
心中有些驚訝但并未當做一回事。
洋人雖然在中國軍隊中少見,但并不是沒有。
就連南京政府都在聘請外國教官訓練部隊,各個地方軍閥部隊中,也都有洋人的身影。
全面戰爭以來,也有不少國際友人來華援助,普通士兵覺的罕見,但衛立煌這個級別的軍官,對此倒并不見怪。
忻口鎮
吉普車停在一座宅院前。
在衛兵的接引下,王奉走下吉普車,順著大門打量著院內環境。
前線戰事繁多,機要文員神色匆匆,即便各個部門都在一個大院內,但也依舊來回跑著傳遞信息。
這種情況下,衛立煌還能抽出時間親自到城外相迎,已經表現出很大的誠意了。
第十四集團軍指揮部內。
參謀官手持托盤,遞上來一套軍服。
衛立煌笑了笑:“不必拘束,從今往后你我就算是真正的同僚了。”
“這是你的新軍服,領章等都放在這里面。”
王奉點點頭:“勞煩衛司令費心了。”
前線戰況吃緊,想要在短時間內籌措到大批軍服實屬不易。
分發給王奉的軍服依舊是深藍色,雖然顏色和原晉綏軍軍服一樣,但在版型上做了很大改變。
很標準的民國二十四式軍服,采用中山裝的設計風格,折領式設計、單排扣子、方形口袋等,整體風格顯得中規中矩。
呢絨面料,摸上去的手感很不錯。
衛立煌補充道:“暫一旅的軍服問題,我已經命令后勤部悉數準備完畢,至于這武器裝備.”
一邊說著,一邊面露難色。
晉綏軍和中央軍的步兵裝備體系天差地別。
雙方都使用著各自生產的步槍。
晉綏軍為晉造六五式步槍。
中央軍則是漢陽造和中正式混著用,還有少量進口的毛瑟九八式步槍。
口徑上差了很多。
反攻戰剛剛結束,暫一旅打的順風順水。
其余部隊的進展卻并不順利,屢屢損兵折將,都在喊著要補給。